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政府

政治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及諮詢單位國家安全會議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直轄市縣轄市等三級,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歷史沿革

政府遷臺前

《孫中山像》 1921年 李鐵夫 畫布油畫 93×71.7cm
1911年辛亥革命時的武漢中華民國軍政府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爆發第二天,革命黨人在武昌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這是「中華民國」名稱第一次使用在中國的政權機構上。1912年陽曆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標誌著中華民國的正式建國;但遲至同年3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制定以及臨時政府北遷至北京後,中央政府組織才完整的建立起來,並正式取代清朝政府成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

1913年,北洋政府依《臨時約法》正式成立,採用大總統國務總理雙首長為主的三權分立制度:行政權以及外交軍事等涉外事務歸大總統與國務總理、立法權歸中華民國參議院司法權歸法院。經過折衝後,北洋政府採取接近內閣制雙首長制。總統與總理均由參議院選出,總統職務為執行法律、發布命令、統率全國陸海軍隊、任命官員、外交權、依法宣布戒嚴特赦、減刑復權。不過,以上各權利均需經由參議院同意。由總統任命的國務總理則負責實際內政治理及法律副署權。雖然制度設計如此,在此期間有數次對中華民國政府體制造成挑戰的事件發生。1912年,擔任大總統的袁世凱將總統職權擴大,甚至於1915年短暫宣佈施行帝制。1916年,北洋政府雖短暫回歸雙首長制,不過仍發生府院之爭的混亂場面。但總體來說,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其民主程度勝於日後國民政府的党国体制[1]

孫中山自1917年起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以與北洋政府抗衡,但其主權治權僅及於南方省份,且不受國際承認。1925年7月1日,中國國民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以改組原有的軍政府,並發動以統一中國為目標的北伐戰爭,但至國民革命軍於1928年6月攻克北京後,國民政府才獲得西班牙德國法國等國普遍承認。1928年12月,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決定除去五色旗、名義上服膺國民政府後,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成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國民政府特色為委員制,具有合議型、臨時編組、任務型等性質。一般來說,政府的運作主要決策者為國民黨遴選之國民政府委員所組成的國民政府委員會,其最高代表者為國民政府主席,為名義上之國家元首。依照五權憲法理論,國民政府陸續設置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做為國家權力的執行機關,與國民政府委員會構成行憲前「一府五院」體制之雛形,但政治權力仍在國民政府委員會手中。如再就職權細分,國民政府主席與國民政府委員會共同負責外交、軍事等涉外權力,內政則由行政院負責。而除了國民政府委員會之外,國民政府也有許多機構多採取委員制。依照《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委員定額早期為12至16人,1930年代之後增為24至36人,而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司法院院長考試院院長監察院院長、及其副院長均由該委員會推選。而國民政府從1930年的第一次蔣中正內閣開始共組閣過十數次。

1948年5月20日,蔣中正與李宗仁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副總統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首都南京陷落,國民政府迁往重庆。在1938年宣佈實施戰時政府體制,軍事指揮權由國民政府主席轉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這段時間的政治權力均掌握在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手中。抗戰勝利後,要求盡快行憲的呼聲再起。有鑑於此,國民政府於1946年召開制宪国民大会,會中以政治协商会议宪法草案决议案為蓝本制定《中華民國憲法》,確立現今「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架構。此外,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之上設有國民大會,具有國會的性質。1948年,召開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正式选举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副總統,新的中华民国政府體制正式建立,國民政府走入歷史。為了因應當時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的政治情勢,國民大會同時制定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總統與國民大會的權力得以擴張。

政府遷臺後

2005年修憲後,立法院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院制國會機構

1949年第二次国共内战失败後,中華民國政府遷移臺灣,繼續維持原有的政府架構,也未更動憲法本文;但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鑑於鞏固在臺統治與臺海兩岸的軍事與政治對峙,仍繼續施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長期實施臺灣省戒嚴令。直到199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對憲法進行重大修正,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憲法本文之外另定《憲法增修條文》,在其中加入了許多針對臺灣所設計的內容。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1991年至1992年進行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起施行正副總統直接民選。這一連串的民主化措施,讓中華民國從威權體制轉化為落實《中華民國憲法》第二條「主權在民」原則的民主國家,也讓代表「國民主權」的中華民國政府擁有更強的合法性正當性[2][3][4]。2000年的第十屆正副總統選舉,由民主進步黨執政,這是民進黨第一次執政,也是國民黨首次成為在野黨,達成中華民國史上首次政黨輪替。

在2005年召開任務型國民大會之後,國民大會被停止運作,其職權被移轉到立法院或由人民直接施行公投複決,大幅改變了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架構。

中華民國建國至今,歷經了多次的正副總統、立法委員、縣市長與地方民意代表的直接選舉及罷免及數次的公民投票,中央政府也總共三次政黨輪替及立法院多數黨輪替,此已經深化了民主機制及主權在民的成熟。

中央政府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組織層級架構圖
總統(行政權)
行政院(行政權)
立法院(立法權)
司法院(司法權)
考試院(考試權)
監察院(監察權)

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原本的中央政府分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為5院,總統身為國家元首,僅有協調各院運作之責,稱為「五權分立」。這與現今世界主流採用之三權分立制度略有不同,中央政府體系原具有內閣制的精神。但從1990年代以來的多次修憲後,已轉為偏向總統制雙首長制[5][6]行政院院長內閣首長)由總統直接任命並與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向立法院(國會)負責,總統則負責制定重大國政與處理外交、國防、國家安全等涉外事務。憲法增修後,事實上是呈現「三大權加兩小權」的權力格局,即以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為中心,監察院、考試院較具輔助性質。[7][8]

總統副總統任期4年,由公民直選產生。

總統可以连選连任一次。總統是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可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對內得向全國人民負責、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宣布戒严,行使大赦特赦减刑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總統同時也是三軍統帥,統率全國空軍。副總統則為備位元首,法律上無任何政治實權,但總統可賦予副總統部分職權。總統為依法行使職權,配有幕僚機構總統府及諮詢機構國家安全會議等。總統府為總統、副總統之幕僚機關,下設資政、國策顧問戰略顧問等顧問人員,以對國家政策向總統提供意見與諮詢;中央研究院國史館等國家學術機構亦附屬於總統府之下。國家安全會議則是國家安全事務之最高議事機關,國安會主席由總統兼任,下設國家安全局,以執行情報特種勤務等國家安全相關工作。

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置院長1人,俗稱閣揆,由總統直接任命;副院長1人,俗稱副閣揆。副院長、部會首長、政務委員7-9人,均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共同組成行政院會議,以院長為主席,議決重大施政方針及向立法院提出法律、預算、戒嚴、大赦、宣戰、媾和、條約等案。行政院必須對立法院負責。行政院之地位,等同於其他議會制國家之內閣,行政院院長即等同於總理,但現在的體制為總統真正掌握全部的行政權。其管轄的中央政府機構,目前共有14、8會、2總處、8委員會、3獨立機關與中央銀行國立故宮博物院,構成中央行政機關的主體。

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直接選舉之立法委員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原本應該僅有聽取民眾意見:促成新法、修改舊法、增修刪除、更改法律規章條文。在2005年召開的任務型國民大會進行修憲後,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提彈劾及罷免案及對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官員及檢察總長和部會級獨立機關官員之人事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職權,成為中華民國新的國會型態以及實際上的最高權力機關。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自第7屆(2008年)起由225人減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覆議變更行政院重要政策。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掌理解釋權審判權、懲戒權、司法行政權。司法院置大法官15人,並以其中1人為院長、1人為副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大法官以會議的方式行使解釋憲法及統一解釋法律、命令之職權,並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之彈劾及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憲法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獨立行使職權,為法官法規定之法官。由法官轉任者享有終身職待遇。司法院下轄全國各高等法院、專業法院(軍事法院除外)及懲戒法院。各高等法院再依其轄區管轄若干地方法院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乃專精於政府人事人力資源管理之整合機構。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考試委員7到9人,任期為4年,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考試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法獨立行使職權。考試院之職掌,依憲法增修條文第6條規定為:考試選取公務人員、公務人員之銓敘、保障、撫卹退休、任免、考績、級俸、陞遷、褒獎之法制事項。考試院為行使職權,下設考選部銓敘部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现置監察委員29人,並以其中1人為院長,1人為副院長,任期6年,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監察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監察院設審計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審計長應於行政院提出決算後3個月內,依法完成審核,並提出審核報告於立法院。監察院為行使審計權,設審計部

蔡英文政府(2016—2024年)
總統副總統
蔡英文 民主進步黨賴清德 民主進步黨
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
秘書長李大維 中國國民黨 秘書長:顧立雄 民主進步黨
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

地方政府

臺灣
臺灣主題首頁

中華民國的地方政府稱為「地方自治團體」(部分文獻亦稱為「自治法人」),其層級架構與行政區劃相對應,組織配置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惟實際上僅設有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例如:市設置市政府市議會)來實行地方自治,司法機關則為中央與地方一貫之體系,由司法院依照各地方的實際需求設置適當數量的高等法院地方法院

當前層級架構
級別名稱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境內司法機關
1 省政府 省諮議會(已不再運作) 省級:高等法院
縣級:地方法院
直轄市 市政府 市議會
2 縣政府 縣議會
市政府 市議會
3
山地鄉
鄉公所 鄉民代表會
鎮公所 鎮民代表會
縣轄市 市公所 市民代表會
山地原住民區 區公所 區民代表會

沿革

清代地方制度,為行省等四級。民國建立,北洋政府時期簡化為三級,國民政府廢道,旋又於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專員區[9]:7。當時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區分並不嚴謹,且常有地方勢力割據。後制定《中華民國憲法》時,規定地方政府分為兩級(但不限制縣以下的地方層級),中央政府需制定《省縣自治通則》,各省、縣政府再以此制定自治法實施地方自治;但憲法於1947年施行後,內戰已全面爆發,《省縣自治通則》因而無法制定,行憲前的地方自治法律也繼續沿用。

1949年政府遷臺後,在《省縣自治通則》無法立法的情況下,行政院於1950年4月通過由臺灣省政府行政命令制定的《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成為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的基礎。臺北市高雄市於1967年、1979年分別升格為直轄市後,行政院仿效臺灣省之前例,分別制定《臺北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與《高雄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作為自治準據。當時各省、直轄市之行政首長均為中央派任,而上級政府侵奪下級政府權限的情形也時常發生[10]

為貫徹地方制度法治化,立法院於1994年制定《省縣自治法》及《直轄市自治法》,同時廢止其他以行政命令制定之地方自治法律,正式建立起地方自治之法制體系;臺灣省省長臺北市市長高雄市市長於同年底首次由民選產生。同時1997年修憲後也規定,地方自治法源另訂。

1998年,配合修憲實施省虛級化,省喪失地方自治團體的地位,省政府轉型為中央派出機關。為整體規範地方制度基本法律,立法院於1999年制定《地方制度法》取代《省縣自治法》和《直轄市自治法》[11]

現況

台湾目前有226個地方自治團體,包括6直轄市、13、3、146(含24山地鄉)、38、14縣轄市、以及6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中央政府












臺灣省福建省
































152區、6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12區14縣轄市35鎮115鄉24山地鄉3鎮7鄉
註:標示粗體者為地方自治團體。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共识网. 2012-03-12 [2014-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9).
  2. 改寫台灣歷史的人--李登輝執政十二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台灣光華雜誌, 2000.6
  3. . [201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4. . [201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5. .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7).
  6. .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
  7. . [201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8. . [201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9. 張玉法. . 台北: 聯經出版. 1988. ISBN 957-08-1826-3.
  10. .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11. . [201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4).

来源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书籍

參見

外部鏈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