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戡

戴戡1880年10月1日-1917年7月18日),原名桂龄循若,号錫九,男,貴州省貴陽府貴定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生平

辛亥革命前後

戴戡出生于贵州省贵定县猴场堡一农家。父戴连城,母钟氏。光绪六年八月廿七日(1880年10月1日)生,早年多病,少赴旧治读书,师从郎云程,三年而为秀才。后因家境困难,废学务农。1904年留学日本,入宏文学院。在日本期间,他加入了梁启超在東京組織的政聞社。1908年(光緒34年)他归国,任河南法政学堂庶務[1]。1909年(宣統元年),他就任雲南省箇旧錫矿督办(公司经理)。辛亥革命後,他奉雲南軍政府都督蔡鍔之命,回貴州负责盐務。

1912年(民国元年),革命後的貴州省内纷争四起。戴戡获得省内立憲派以及旧軍的支援。戴在雲南蔡鍔的支持下四处游说各方支持自己。后来滇軍唐继尧入貴州,肃清了作为对立勢力的貴州革命派和新軍。同年4月,唐正式就任貴州都督,戴被任命为都督府左参赞。此後,他历任貴州实业司司長、黔中观察使。1913年(民国2年)6月,唐调任雲南都督,劉顯世任貴州護軍使,戴任貴州民政長(後改称貴州巡按使)。在这一時期,他加入進步党并任该党理事。

護国战争与四川敗死

1915年10月,蔡锷(中)与友人戴戡(左)、陈国祥(右)在天津密谋讨袁时合影。10月梁启超在其天津住所召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梁启超、蔡锷、戴戡、陈国祥、王伯群汤觉顿蹇念益等与会,作出“武装讨伐袁世凯,坚决维护共和国体”的决定。会后,戴戡、蔡锷、陈国祥到山本照相馆合影留念。[2]

1915年(民国4年)袁世凱企图称帝。戴戡和梁启超、蔡鍔、唐继尧均决定反袁世凯,发动了护国战争。貴州的劉顯世支持袁世凯,和護国軍分道扬镳。戴戡和黔軍实力派王文華通过牵制劉顯世,迫使他于翌年1月27日发表貴州独立宣言。戴自己任蔡锷率领的護国軍第1軍第4梯团長,进击四川省,後来任右翼司令官。3月22日,袁世凱取消帝制,6月6日死去,護国战争以護国軍的勝利而告终。

護国战争終結後,戴戡获得梁啓超和唐继尧的支援,介入川軍内战。此後,围绕四川省的統治权,他和滇军羅佩金、川軍劉存厚三方展开争夺。1917年(民国6年)4月,戴被任命为四川省長兼督軍,掌握成都。但是,受到北京政府支援的劉存厚包围并攻击戴戡。戴戡秘密逃出成都,却在仁寿县秦皇寺被川軍的伏兵包围。最後他开枪自殺(也有战死之説)。享年39岁。[3]

注释

  1. 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事典』作「監督」,馬宣偉「戴戡」从此说。
  2. 照片上的历史,金黔在线,2011-12-09 存檔,存档日期2013-05-02.
  3. 戴戡,辛亥革命网,2011年06月20日 存檔,存档日期2011年10月6日,.

参考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戴戡
  • 馬宣偉「戴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華書局. 2005. ISBN 7-101-02993-0.
  • 徐友春主編. .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熊宗仁「劉顯世」謝本書主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7-208-01642-9.
  • 劉寿林等編. .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前任:
羅佩金
四川督軍(署理)
1917年4月 - 7月
繼任:
周道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