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祭

打耳祭,又名射耳祭鹿耳祭,是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的傳統祭儀之一,在布農語中稱為Malahtangia或Malaqtainga,為「射耳」之意,是該族每年最盛大的狩獵與尚武祭典[1]:141。約在每年的四、五月間由頭目召集部落裡所有男性族人到祭場舉行祭儀,女性則不能進入祭場。祭儀的過程會經過獵前槍祭、嗷嗷欸欸我子 射耳儀式、分肉與祭骨儀式,以及頌功酒宴等幾個流程,從祭典當中,亦可展現布農族的傳統服飾與音樂特色。

祭場

祭場通常選擇人跡較少、有雀榕的隱密處,選擇雀榕係因為其生命力強、耐箭射。祭場選定之後需由祭司占夢,如果夢兆為吉,而且來年氏族人丁興旺、作物豐收,則祭場就不會再改變。除了打耳祭的時間之外,平日族人會視此處為禁忌之地,禁止接近[2]:67

另一種祭場的選擇方式則是在過去一年之中,打獵成績最好的獵人家;不過為了避免部落成員為此產生糾紛,實際上多改在祭司家中舉行[3]:73

流程

打耳祭的舉行時間沒有一定,但是族人多選在每年四、五月間小米成長、除完草而農事告一段落時舉行[3]:2。首先會由族人組成狩獵隊,獵隊的隊長在出發前到祭司家中過夜,確定夢為吉兆後,舉行稱為pislahi的祭槍儀式。此儀式限男性參加,過程是眾人蹲成一圈,槍則放在中央地上,由祭司手持茅草唱祭歌。有的部落則是將獵槍、裝獸肉的麻袋、山刀和獵犬都帶到門前放置獸肉的肉架下,祭司唸咒持瓢,將小米酒的酒渣灑向獵具與獵犬[3]:67-68

槍祭過後,狩獵隊會出發上山,途中若碰到名叫hashas的鳥自左向右飛而且不鳴叫,就是吉兆;反之則凶[3]:67。若鳥占為吉,會進行一個星期左右的狩獵,獵得山豬、山鹿等大型獵物,則將下顎骨保留下來稱為VaVa,象徵獵物神,在祭典前會同祭司把VaVa掛在祭場的雀榕上[2]:67。另外鹿與山羌的獸耳則會割下來,用一端被劈開的竹棍或木棍夾住,插在地上[3]:74

在祭典當天的清早,由部落長老揉吹十二歲以下男孩的雙耳,祈求保佑其健康、快快成人[2]:67-68,而後開始射耳,年齡最小的男孩先持弓箭,由家族中最善獵者、父親或舅舅協助,在獸耳的1.5公尺外進行射擊。每人輪流射一次,必須射中鹿耳,否則會被視為不祥。孩童射完後換大人輪流射耳,大人射耳的過程不必按順序,也不一定要射中目標[3]:74

射耳結束後,由長老將獸肉分給男孩食用。其他的族人則在旁將烤肉,分給在場所有人,參加者必須當場吃完,掉落的肉則不能重覆再給。吃完後,把獵槍排列在地上進行「燻槍」,祈禱來年獵物豐收;而後則到獸骨棚架,向被獵殺的動物骨頭進行點酒祭儀,以表虔誠的敬意[2]:67-68

最後則是頌功酒宴,這部份儀式完全開放,女人也可以參與[3]:84。由族人唱起八部合音、跳慶賀豐收的舞蹈、報戰功,以及進行鞭鑼(類似打陀螺)來祈求小米的豐收[2]:67-68

意義

豬(布農族語為Babu)因為形體大於山豬、山羊等野獸,被布農族獵人視為最想獵得的獵物。狩到獵物的族人,甚至會被視為英雄Mamagan。所以,射鹿耳就成為打耳祭的象徵基礎[4]:69

打耳祭具有團結精神的教育意義。對外來說,象徵著射獵敵首;對內來說,則象徵團結友愛。除了宗教之外,還有社會、教育、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功能[4]:231

音樂

在獵前槍祭中,祭司會領唱稱為pislahi或pislai(意為:「去打獵」)的歌曲,歌詞內容以祈求豐收為主,有些還會強調槍枝在儀式後,會帶有特殊法力,讓行獵順利。形式上採四音節的句型排列,並以無義的虛詞母音ka、la結尾。唱法是祭司唱一句,眾人便以泛音和聲重覆一句[3]:67-69

射耳儀式中則無吟唱pasi but but,pasi but but為小米豐收歌,用以取悅天神dehanin。眾人以逆時鐘方向緩緩移動,發出「u」或「e」的聲音相和[3]:75-76。唱的方式是分為三個集團,祭司由最低音開始,徐徐地以近乎半音音程,將音高向上拉。其他人則分為三個聲部應和,一直調整到最佳的共鳴與和階狀態;當領唱者到達最高音時,合唱便終止[5]:65-66[6]:105

分肉與祭骨時則會唱捷祝歌(Masitotto)和首祭之歌(Tosaus),前者用意是招來被獵殺的動物或人的靈 (hanido),協助他們打獵順利;後者則是吟唱戰場上令人心驚的回憶,對獵得敵人之首感到驕傲、同時也撫慰敵人的亡魂[3]:81-82

宴會時吟唱的音樂則有malastapan(頌功宴)、kahuzasn(酒宴)及pistahu(成巫式)三首。

  • malastapan:每句四音節,領唱者吟誦一句、眾人複誦一句。歌詞的內容是報上個人的戰功,通常是參與狩獵行動的男子圍在內圈,由領隊先報告功績,而後盛酒交給另一名勇士,該勇士將酒喝下後再報出功績,以序類推。在報功的同時,女人們則在外圈吶喊助威。
  • kahuzas:在酒宴時,由長者反覆以「hai、ya」兩個音領唱,眾人以「he、hi」兩個虛詞母音應和,並以Do、Mi、Sol、Do的旋律反覆齊吟,邊喝酒邊唱。
  • pistahu:也是一答一應的唱法,由巫師領唱,即將晉級為正式巫師的準巫師們覆頌,用途為進行法力的傳遞以及賜福[3]:85-92

服飾

布農族的服飾,男性有狩獵時著的皮裝,以及平日穿著的衣;女性服飾也以麻為原料。而不論男女,盛服、常服之間的並無明顯的分別,僅有在祭典時會在頸飾或頭飾上做較多裝飾[7]:24-25。近代由於布農族人已甚少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傳統服裝,打耳祭也成為少數展現的場合,而各地的布農族在此祭典上穿著的服飾也略有不同[7]:30.33

南投縣仁愛信義二鄉,為布農族原始住地,服飾最具傳統性,服飾分述如下。

  • 男子服飾:上身著胸衣;外罩無袖或有袖的外敞衣,背布織上色彩鮮豔、變化繁複的百步蛇紋;胸袋以紅、橙、黃或紫色的棉線挑織;下半身著遮陰布,內著裡褲、腰間佩帶彎刀。
  • 女子服飾:上身若黑色右襟長袖長上衣,領子為圓領或立領,胸前戴有項鍊;下身為滾邊貼縫的一片裙,小腿綁有護腿布[7]:30-31

高雄市台東縣花蓮縣部分的布農族,男子服飾則受到排灣族魯凱族的影響,上身為黑色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稱為「pito」;下身為黑色縐摺短裙,在左側腰間綁上紅棉布。在祭典這類正式場合,會pito之外披上布農族的無袖外敞衣habang,呈現混雜式的穿法,被當地人稱為「布農族的衣服」[7]:31-32

參考資料

  1. 徐雨村. . 臺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6年7月. ISBN 9789860058246 (中文(台灣)‎).
  2. 蘇文祥. .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桃園). 2005年7月 (中文(台灣)‎).
  3. 林怡芳.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南). 2003年6月 (中文(台灣)‎).
  4. 田哲益. . 臺北: 臺原. 1992. ISBN 957926130X (中文(台灣)‎).
  5. 呂炳川. . 中華民俗藝叢書. 台北: 百科文化. 1982 (中文(台灣)‎).
  6. 吳榮順. . 玉山國家公園研究叢刊. 南投: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3 (中文(台灣)‎).
  7. 陳述巧.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南). 2005年1月 (中文(台灣)‎).
  8. 古惠茹.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雲林). 2007年8月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