挲圓仔湯

挲圓仔湯台羅:so-înn-á-thng),臺灣政治界、商業界常用的臺語黑話,或稱挲圓仔圓仔湯煮圓仔湯搓湯圓搓圓仔湯等。字面意義是手工製作圓仔(即湯圓)後煮成湯。實際上指透過不合理的協商或威脅利誘等手段,要求他人放棄權利。

挲圓仔湯
閩南語名稱?
全漢
全羅

典故

「挲圓仔湯」一詞為台灣日治時期的產物,是日文詞的諧音。因為為日本式湯圓漢字寫為「」(,Dango)跟「」的發音(,Dangou,為日語「協商」之意)極為接近,故被引申使用。「搓圓仔」加一「湯」字,乃因見者有分,人人可以分一杯羹。[1]

方式

選舉前某些候選人會以「挲圓仔湯」手段,勸退對手,以降低競爭壓力,甚至形成同額競選,保證己方必然當選。在工程投標案開標前,某些競標廠商會以金錢利益或是威脅的「挲圓仔湯」手段,使對手退出競爭,一般稱之為「圍標」。在臺灣,《政府採購法》第87條明定:意圖影響決標價格或獲取不當利益,而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使廠商不為投標或不為價格之競爭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2]

實例

  • 由於「挲圓仔湯」手段在臺灣政壇極其流行,故《選舉罷免法》中規定「對於候選人或具有候選人資格者,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約其放棄競選或為一定之競選活動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俗稱反圓仔湯條款挲圓仔湯條款)。明確規範不能對候選人有「挲圓仔湯」手段[3]

參見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