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袋貂
斑袋貂(Spilocuscus maculatus),又名短尾斑袋貂,是分佈在澳洲及新畿內亞的一種有袋類。当地人常将它们作为宠物,并将其称为卡斯卡斯(Cuscus),而它的皮毛也常会被当地部落人们用于传统服饰的制作之中。同时该动物的(尾)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当地部落广泛用于祭祀或举行仪式时使用,尤其为当地食人部落所青睐,其(尾)毛为其举行仪式时必用道具。
斑袋貂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双门齿目 Diprotodontia |
科: | 袋貂科 Phalangeridae |
属: | 斑卷尾袋貂屬 Spilocuscus |
种: | 斑袋貂 S. maculatus |
二名法 | |
Spilocuscus maculatus (E. Geoffroy,1803) | |
特徵
斑袋貂約有家貓的大小,重1.5-6公斤,長35-65厘米,尾巴長32-60厘米。[2]牠們的頭很圓,耳朵細小及隱藏,毛皮很厚,尾巴可以幫助攀樹。牠們的眼睛呈黃色及橙色至紅色。四肢強壯及有五趾,除了第一趾外,所有趾都有彎曲的爪。後腳的第二及第三趾關節的皮膚融合,但爪則分開,這些細小的爪可以用來清潔自己。前腳的第一及第二趾與其他三趾相對,可以幫助牠攀樹時抓住樹枝。腳掌無毛及有紋,也可以幫助牠抓住樹枝及食物。後腳的第一趾沒有爪及相對的。[3]
斑袋貂的毛皮很厚,會隨著年齡、性別及分佈地而有不同的顏色。雄袋貂一般都是灰色或褐色,背上有斑點,腹部白色。[2]雌袋貂一般都是白色或灰色,沒有斑點。不過一些雄袋貂及雌袋貂是完全白色的。幼袋貂在1歲達至性成熟前會有一系列的顏色轉變。毛色有紅色、白色、淺黃色、褐色、淺灰色及黑色。牠們背部沒有斑汶。[4]
斑袋貂的長尾巴很獨特。尾巴近身體的部份有毛,而尖端內側則有鱗片。[2]
行為
斑袋貂一般很害羞,所以在北澳大利亚很少见到。它夜行,晚上猎捕食物,白天在树上自建的平台上睡觉。有时它们也会在树洞,树根下后岩石滩中休息。
它独来独往。碰到其他同类时,尤其是两个雄性,经常会起冲突。
交配
斑袋貂全年也會交配,有多個伴侶,且會在樹上示愛。[5]妊娠期約13日,幼袋貂會待在母親袋裡6-7個月。[2]雌袋貂的育幼袋內有4個乳頭,每胎最多可產3隻幼袋貂。.[5]每隻幼袋貂出生時輕於1克。牠們的壽命可達11歲,約於1歲就達至性成熟。[2]
棲息環境
斑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约克角地区特有的负鼠类物种,属夜行性动物,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食性
主要以浆果树叶为食,偶尔也捕食昆虫。
參考
- Leary, T., Singadan, R., Menzies, J., Helgen, K., Wright, D., Allison, A., Aplin, K. & Dickman, C.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8 December 2008].
- Grzimek, Bernhard. . . South Orange, NJ: McGraw-Hill Company. 1990.
- Paradiso, John L., and Ronald M. Nowak. . .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 1983.
- Ride, W.D.L. . Sydney: Halstead P. 1970: 72.
- Macdonald, David, ed. (编). . .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4.
外部連結
- The Spotted Cuscus - general information
- The Cuscus - more general information
- Oz Animals
- Animal Planet: Spotted Cuscus
- general information
- Australian Animal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