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耕吉郎

新井耕吉郎(、,1904年2月6日-1947年6月19日),日本群馬縣利根郡東村(現沼田市利根町)人,畢業於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在日治時期來台灣服務,在台灣成功種出錫蘭紅茶。鞠躬盡瘁、被譽為「台灣紅茶之父」。

新井 耕吉郎

生平

新井耕吉郎於1926年(大正15年)來到台灣,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擔任助手,並在昭和5年(1930年)升任技手[1]。1936年,帶著全家人,在南投日月潭協助成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開始種植錫蘭紅茶,以人力墾荒71公頃,並建造全台唯一的錫蘭式紅茶廠~「持木製茶廠」。當然,這其中有個歷史背景,由於當時進入二戰時期,日本為了反制不同陣營的英國掌控全球紅茶市場,因此選在台灣試種、培育紅茶,之後便輔導多家民間會社推植紅茶近千公頃;1939年達到鼎盛期,魚池茶區達三千公頃,占台灣外銷紅茶產量達93%。

1941年,新井技師升為支所長(1941年3月-1945年12月),在魚池鄉建立了錫蘭式紅茶廠,推廣紅茶種植。[2]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台灣由國民政府接收。新井耕吉郎將紅茶試驗所研究和製作技術,全盤移交給國民政府的技術人員,由陳為禎擔任支所長。來台將近20年的新井耕吉郎,因為對台灣有深厚的情感,決定不接受遣返留在台灣,擔任技師,繼續幫助台灣紅茶的種植。

1946年,新井耕吉郎因為瘧疾,在台灣去世,年42。遺體在日月潭的紅茶改良場現址火化;而他的女兒新井玲子帶著父親的骨灰要回到日本,竟在途中輪船發生船難,玲子幸免於難可是耕吉郎的骨灰卻因而沈入海中。

家族

新井一生奉獻給台灣 家人也幾乎全部命喪台灣

新井耕吉郎一身奉獻給台灣的紅茶,不僅他個人鞠躬盡瘁,全家在台打拚這段期間,也因為環境惡劣,新井的妻子也是在台灣過世的,新井耕吉郎的長子,因肺炎,在台灣過世。兩個兒子分別在十五歲、一歲夭折。[3]

他的獨生女新井鈴子(1929-2006)十八歲時離台回到日本,丈夫名為櫻井清一[4]

外孫櫻井克義

紀念

1949年,紅茶試驗支所的員工,為了感念他的貢獻,在茶園為他建立了紀念碑,尊他為台灣紅茶產業鼻祖和紅茶發跡地貓囒山守護神,員工都會定期去祭拜他。

1951年,台灣紅茶成功外銷,為台灣賺取許多外匯,也改善了魚池鄉農民的生活。

2007年11月,奇美實業董事長(創辦人)許文龍有一次到日月潭旅遊時,偶然之間得知新井的偉大事蹟後深受感動,捐款替他建立塑像,以感念他對台灣的貢獻。因此特別製作了四尊銅像,一尊存放在奇美博物館,一尊贈予茶改場魚池分場,一尊置於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一尊就是現在矗立在新井的故鄉群馬縣。[3]

但其實,新井耕吉郎對台灣的貢獻,在此之前,幾乎有一甲子的時間並未傳回日本,原因是新井的女兒玲子離台返日後便成婚,而婚後也很少提及父親在台的事蹟。一直到她去世,家族中無人知曉長輩在異鄉受敬情事。新井在台灣的貢獻為日人所知,

2008年1月,新井於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的老同事竹下貝吉,元月中旬到日月潭進行懷舊之旅,緬懷當年日月潭種茶的時光時,赫然發現事隔逾一甲子,但魚池當地人居然還持續感念新井,並豎立紀念碑懷念他,帶來三張泛黃舊照片,使得在五月能完成塑像。竹下透過就讀過魚池小學的日籍女士高良惠美,方與新井玲子嫁入的櫻井一族取得聯繫。[3]

後來,茶改場魚池分場舉行新井耕吉郎紀念銅像揭幕儀式時,便邀請到他的外孫櫻井克義來台觀禮,聽說,櫻井家族一行五人聽聞台灣人講述自己祖父故事,甚至有紀念園區、如神祇般被崇敬時,曾動容地說:「台灣人溫暖的心,讓我們好窩心。」而在這次接待台灣茶農的新井女婿、高齡已經86歲的櫻井清一也感動地說:「感謝眾多臺灣人民對新井所抱有的親切之情」。

參見

註釋

  1. .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2. .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3. "台灣紅茶守護者 新井耕吉郎先生紀念塑像揭幕",櫳翠坊食茶新空間,2009/11/21/12:45.
  4. http://www.taichung-life.com.tw/?REQUEST_ID=cGFnZT1jb2x1bW5fcmVwb3J0&CID=205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