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Neukantianismus)是伊曼努尔·康德哲学思想在19世纪的复兴。新康德主义受到阿瑟·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以及其他后康德哲学家,如雅各布·弗里德里克·弗里斯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等人对康德哲学批评的影响。在这之后的德国哲学一定程度上都关涉到新康德主义。

起源

新康德主义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对50年代德国思想中的有关唯物主义争议的回应。该运动的口号是“回到康德”

除了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爱德华·策勒的著作之外,该运动早期的成果包括库诺·费舍关于康德的著作以及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兰格的《唯物主义史》(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唯物主义史》认为先验唯心主义取代了朴素的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之间的争论。费舍在早期卷入了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观念论者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特伦德伦堡的辩论,该争论有关于对先验美学的解释,这也促使赫尔曼·科恩在1871年出版《康德的经验理论》一书,此书经常被认为是20世纪新康德主义的基础。在费舍与特伦德伦堡争论、以及科恩著作的影响下,汉斯·费英格展开了对《纯粹理性批判》的宏大评论。

形态

新康德主义主要分为马堡学派西南学派赫尔曼·科恩是马堡学派的主导者,其他代表人物有:保罗·纳拖普恩斯特·卡西尔。西南学派(也被称为巴登学派或海德堡学派)代表人物有威廉·文德尔班海因里希·李凯尔特恩斯特·特洛奇。马堡学派重视认识论和逻辑学,而西南学派强调文化和价值问题。以伦纳德·尼尔森为代表的第三个团体创立了新弗里斯学派

新康德主义重视康德的科学著作,强调概念研究而淡化直觉的地位。但新康德主义的伦理思想往往与社会主义接轨,并对奥匈马克思主义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兰格和科恩特别关注康德思想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新康德主义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犹太教观念的修正,尤其是科恩的代表作——这是该运动中少数被翻译为英文的作品之一。

新康德学派具有远远超出德国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它率先使用诸如认识论等术语,并坚持本体论的突出地位。 纳托普对现象学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且被看成是激发了埃德蒙德·胡塞尔采用先验观念论的术语。 埃米尔·拉斯受到胡塞尔著作的影响[1],并对早期的马丁·海德格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卡西尔和海德格尔关于如何解读康德的辩论使得海德格尔将康德视为现象学的先驱,而这个观点在某些重要方面受到欧根·芬克的质疑。 新康德主义的长久影响在于成立了《康德研究》刊物,今天仍然存在。

在英美世界,由于吉蓮·罗斯的最近出版的著作,对新康德主义的关注又一次兴起。吉利安·罗斯是对新康德运动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的评论家。而这也是因为该运动对马克斯·韦伯著作有所影响。康德对感知界限的关注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末德国的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运动,特别表现在乔治·齐美尔的著作中(齐美尔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是对康德这一问题的直接影射:“什么是自然?”)[2]迈克尔·弗里德曼最近的著作是无疑也是倾向于新康德主义立场的。

1933年,纳粹上台,德国各地的新康德主义圈子被解散。

当代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一词也可以指任何以部分或有限地认同康德观点的人。自彼得·斯特劳森出版《感觉的界限》(1966)一书以来,人们对康德的作品的关注逐渐复兴。由于强调认识论而牺牲本体论,《感觉的界限》被归为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在借之后,让-吕克·南希近期的著作鉴了现象学对先验的理解,并继续强调对康德著作的反向阅读。

代表人物

相关人物

参考文献

  1. Karl Schuhmann and Barry Smith, “Two Idealisms: Lask and Husserl”, Kant-Studien, 83 (1993), 448–466.
  2. Levine, Donald (ed.),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xix.


  • Frederick C. Beiser (2014), The Genesis of Neo-Kantianism, 1796-188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ermann Cohen (1919), Religion of Reason Out of the Sources of Modern Judaism (1978, trans. New York) 
  • Harry van der Linden (1988), Kantian Ethics and Socialism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dianapolis and Cambridge) 
  • Thomas Mormann; Mikhail Katz. Infinitesimals as an issue of neo-Kantian philosophy of science. HOPO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3 (2013), no. 2, 236-280. See https://www.jstor.org/stable/10.1086/671348 and http://arxiv.org/abs/1304.1027
  • Gillian Rose (1981), Hegel Contra Sociology (Athlone: London)
  •  Arthur Schopenhauer (1818),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1969, trans. Dover: New York)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新康德主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