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陞太空科技

台灣晉陞太空股份有限公司英語:)是台灣首家民營航太火箭製造商和小型衛星發射服務提供商,由曾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以及國家太空中心台灣工程師陳彥升在2016年創立。該公司開發輕型運載火箭,並進行商業火箭發射服務。

台灣晉陞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私人公司
成立2016年5月16日2016-05-16[1]
創辦人陳彥升
代表人物
产业发射服务提供商
產品飛鼠系列火箭
LELIEN 1A混合式火箭引擎
网站www.tispace.com

基礎設備

開發及研究設施

公司總部位在苗栗縣竹南鎮,引擎動力試驗位在苗栗縣泰安鄉,火箭結構體測試位在台北市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2]

南田太空港發射站

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22°15′43.16″N 120°53′25.22″E),鄰近台26線達仁溪橋旁,該場地具備發射台、火箭發射支撐架、氧化劑填充設施、裝載火箭設備、發射控制中心、追蹤天線設備和天氣預測站。[2]

機動發射系統

已完成全系統功能測試與發射模擬驗證,從其官方推特發布照片判斷,系統內具備行動發射控制中心、移動式氧化劑填充系統與移動式火箭發射支撐架。 [3]

飛鼠系列火箭

型號 發射日期/時間 發射地點 酬載 結果 備註
飛鼠一號 2020年2月13日
06:56
南田太空港 國立中央大學電離層閃爍儀 未發射 天候不佳,風切過大,宣布中止發射[4][5]

台灣晉陞太空旗下兩款飛鼠系列火箭-Hapith,名稱來自台灣原住民賽夏族飛鼠的稱呼。

LELIEN 1混合式火箭引擎

以「笑氣」(一氧化二氮)當氧化劑,搭配固體燃料(丁苯橡膠)組成混合式火箭引擎,並分LELIEN 1A、LELIEN 1B和LELIEN 1C引擎,具備推力向量控制(TVC)和冷氣反應控制系統(RCS)。[6][7]

火箭本體

採用碳纖維增強碳複合材料,質量輕可利於飛行,頂部整流罩採用輕量蜂巢狀三明治夾層設計,具有良好的散熱和環保性能。[8]

飛鼠一號

首枚為試射型探空火箭飛鼠一號(Hapith I),兩節式火箭長10公尺,直徑1.5公尺,第一節推力為8噸,最快速度每秒2公里,射高最高達270公里,以目前混合火箭飛行高度的世界紀錄120公里而言,若試射成功將可成為混合火箭最高飛行紀錄。[9]

原定於2019年12月底在台東縣南田太空港發射站進行首次試射,但地方村民疑慮,加上用地爭議,被暫緩發射,董事長陳彥升隔天帶村民參觀發射場和介紹希望釋清疑慮,但還須經地方部落會議決定是否願意提供廠商發射任務。[10]繼說明會後,晉陞又於2020年1月14日召集部落會議舉行公聽會,惟因事前未依法規於20天前以正式函文陳報達仁鄉公所,致使不符程序而無法表決。[11]

2020年2月10日,在經過多次與部落的協商後,將飛鼠一號發射時間定於2020年2月13日清晨6點,同日火箭已在南田發射場就位,並著手準備升空前的相關作業,包括風向、模擬發射程序等。火箭發射後預計整個飛行時間約10分鐘,飛向250公里高以上的太空,之後掉落在蘭嶼與綠島間的海域,肉眼可視時間約2分鐘。[12]

2020年2月13日,火箭原定於6時至7時發射,然而火箭雖於6時56分點火,卻沒有升空,最終於7時過後,終止火箭發射。陳彥升說明停射原因為「天候不佳」,自凌晨起就已經不斷施放氣象氣球探測天候條件,但氣球還不到測量高度就已經墜落,因此只能宣告暫緩,而火箭在稍早也有進行試點火,並測試安全機制,但是因為有進行試點火,因此火箭還有零件需要更換,預計下次發射日為一到二個月以後。[13]

南田太空港發射站自3月開始受到外界關注,因土地使用的法源問題暫無發射,目前正進行土地條目行政程序,科技部在2020年6月初宣布在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海岸作為臨時短期發射場[14]

2020年7月,晉陞公司在推特上公布已完成機動式發射系統和模擬驗證相關照片和資訊,目前正朝試驗發射程序準備。[15]

太空中心網站顯示,多功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將於2021年於海外發射場發射,但並未說明海外發射地點位址。[16]

飛鼠五號

飛鼠五號(Hapith V)為台灣晉陞太空計畫的商業輕型運載火箭,三節式火箭全長約20公尺,直徑2.2公尺,第一節使用5支引擎,於推升段推力達65噸,第二節使用4支引擎,推力為8噸,第三節單引擎推力為1噸,第一節採用液體注入向量推力控制(LITVC),第二、三節使用推力向量控制(TVC),可將重達390公斤的低軌道衛星(LEO)升往600公里高度,也可將重達350公斤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SSO)升往700公里高度[17],預計2021年將進行首次試射,若試射順利,將可進入商業發射營運。

飛鷹運載火箭

2020年9月22日,在公司官方推特上一則「迎接來自台東達仁鄉南田部落」的影片,片頭出現一幕團體合照,有顯示新型火箭的設計樣式模型,外型類似亞利安太空的織女星運載火箭(Vega),但性能一切不明。[18]

参考文献

  1. .
  2. . Taiwan: TiSPACE. 11/1/2019 [20 February 2020].
  3. TiSPACE. .
  4. . 聯合報. 2020-2-13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5. . 聯合報. 2020-2-14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6. . TiSPACE.
  7. . TiSPACE.
  8. . TiSPACE.
  9. . 中央社. 26 Dec 2019.
  10. . 中央廣播電臺. 2019-12-26.
  11. 陳賢義. . 自由時報. 2020-01-14 [2020-02-01].
  12. . 中央社. 10 Feb 2020.
  13. . EToday新聞雲. 13 Feb 2020.
  14. . Inside. 16 Jun 2020.
  15. . 自由時報. 15 Jul 2020.
  16. . 國家太空中心. 14 Feb 2021.
  17. . TiSPACE.
  18. . TiSPACE.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