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

國家太空中心英語:,缩写为)是中華民國臺灣)的航太發展專責機構[1],隸屬於國家實驗研究院,負責執行太空科技政策、發展太空科技研發、建造人造衛星航太相關科技與硬體建設。1991年成立時名為國家太空計畫室英語:,縮寫亦為「NSPO」),2005年改為現名。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國立交通大學旁。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太空中心
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成立時間1991年10月3日
創始人中華民國政府
類型公設財團法人
目標增進中華民國太空科技發展
地點
方法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
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
所有者國家實驗研究院
重要人物
主任:林俊良
副主任:余憲政
網站www.nspo.narl.org.tw

歷史沿革

衛星整合測試廠房
  • 1991年10月3日,行政院核定「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成立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做為中華民國太空計畫的執行單位;時任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時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夏漢民
  • 2002年12月,「第二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經國科會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計畫之執行期間為2004年至2018年;時任行政院院長游錫堃,時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哲和
  • 2003年6月1日,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成立,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改隸其管轄並更名為國家太空計畫室(National Space Program Office,簡稱NSPO)。
  • 2005年4月1日,國家太空計畫室更名為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同樣簡稱NSPO)。
  • 2012年5月9日,國家太空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簽署前瞻探空火箭研發合作備忘錄。
  • 2019年7月23日,國家太空中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醫學研究所、長庚大學放射醫學研究院,同日共同宣布加入太空中心之第三期太空計畫[2]

人造衛星

福爾摩沙系列

  •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臺灣第一顆自主擁有之衛星,是一枚低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主要的任務包括進行電離層電漿電動效應測量、海洋水色照相、及Ka頻段通訊實驗等三項科學實驗。福衛一號於1999年初成功發射,經過數年的運作後於2004年除役。
  •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臺灣第一顆遙測應用衛星,於2004年5月21日發射升空。位於距地球表面891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飛行,任務為對台灣及全球陸地及海域進行遙測作業,它在白晝地區拍攝的影像資料有多方運用;當衛星運行到黑夜地區(eclipse)時,則對高層大氣象上閃電之自然現象進行科學觀測。2016年正式除役。
  •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原名中華衛星三號,由陳水扁政府改名,同系列從此全部一起改名,於2006年4月15日成功發射。為一大型台美雙邊國際合作計畫,由雙方授權執行,以建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之先進技術發展計畫。此星系共有六顆微衛星,藉由接收美國24顆全球定位衛星所發出的訊號,進行全球氣象資料蒐集及計算分析,約每90分鐘更新一次。
  • 福爾摩沙衛星四號,正式名稱為ARGO衛星。與德國RapidEye A.G公司合作,加入德國、英國與加拿大等國共同投資的RapidEye星系計畫[3]。原定於2008年發射升空,但因爆發採購弊案,依法中止原有計畫,另以福衛五號取代。國家太空中心亦對本案另有說明[4]
  •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臺灣第四顆人造衛星,已於2017年8月25日升空。是中華民國首次自製的光學遙測衛星,其將著重於衛星本體及光學遙測與科學酬載自主能力的建立。
  •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原定以災害防救與環境觀測研究為策略性任務。2009年國科會重新評估技術可行性,並明確界定台灣太空科技發展以科學研究為目標,與國防軍事用途徹底脫鉤後,決定取消2012年自行發射衛星計畫,回歸委託國外火箭公司執行發射任務。國家太空中心亦對本案另有說明[5]
  •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為台美大型國際太空合作案,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合作執行。福衛七號是福衛三號的後續計畫,由六顆衛星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畫。
  • 獵風者衛星,國家太空中心自行設計、製造的科學衛星,原計畫與福爾摩沙衛星七號(FORMOSAT-7)共同規劃,因此沿用FORMOSAT-7的序號,但在其後加上字母R成為FORMOSAT-7R以為識別,另因其任務特性而冠以獵風者(TRITON)的名稱。

其他

探空火箭

台灣探空火箭發射狀況

在1991年定案的第一期15年太空發展計劃,除了發展衛星與扶持國內相關產業生根,且決定發展探空火箭;在國家太空中心與中山科學研究院的配合下,自1997年起研製第一枚探空火箭,並於1998年成功發射,國家太空中心預定在第二期15年太空發展計劃(2004-2018)結束前發射10枚探空火箭。目前發展計劃預定的發射數量已達成,目前尚無資料顯示第三期發展計劃有無新型探空火箭實驗項目。

次別 發射日期 酬載 結果
1 1998年12月15日 無,蒐集溫度及震動資料 成功
2 2001年10月24日 TMA (Tri-Methyl Aluminum,三甲基鋁科學酬載,進行電離層E層(80~150公里大氣中性風場及亂流參數測量 否,未達預定高度落海
3 2003年12月24日 TMA (Tri-Methyl Aluminum,三甲基鋁科學酬載,TMA燃料釋放、火焰軌跡影像 成功
4 2004年12月14日 光度計GPS全球定位系統 成功
5 2006年1月18日 離子探測器三軸磁力計 成功
6 2007年9月13日 回收艙回收實驗 成功
7 2010年5月5日 離子探測器電漿探測儀 成功
8 2013年6月5日 过氧化氢單基推進系統、科學儀器回收艙 成功
9 2014年3月26日 太空電漿量測儀 成功
10 2014年10月7日 電離層探測儀器 成功

發展長程計畫

第一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國科會編列國家太空科技法展長程計劃,總經費達197億新台幣,此計劃執行時間共計15年。

第二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自2004年至2018年,共計15年,發射15次探空火箭。[9]

國科會有意提升中華民國太空科技研究的層級,欲成立國家太空研究院,不過目前設置草案仍未在立法院通過。

2019年1月15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表示已簽訂第三期的「太空科技發展計畫」。[10][11]

参考文献

引用

  1. 組織架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國家太空中心網站
  2. 林口長庚加入航太產業鏈 協助太空電子元件測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吳柏緯 中央社 2019-07-23
  3. .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4. ARGO計畫國家太空中心
  5. 自主發展微衛星計畫國家太空中心
  6. .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7. .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8. (PDF). JAXA. 2010 [Feb 6,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2-31).
  9. . [201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 https://www.facebook.com/gogogoeball/videos/364700420751054/
  11. .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5).

来源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