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自由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革命導致普魯士王國解體後,普魯士改成自由邦。普魯士邦在威瑪共和時代占德國國土和人口的過半數[2],是德國最重要的邦。德國首都柏林也是邦首府所在地。

普魯士自由邦
德國的邦

1918年-1947年
 

 

旗幟 (1918–1933) 紋章 (1918–1933)
普魯士位置
1925年時德國的。水色的部分是普魯士邦。
首府 柏林
政體 共和國
帝國代理官
 - 1933-1935 阿道夫·希特勒
 - 1935-1945 赫爾曼·戈林(代理)
邦總理
 - 1918 (首)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 1933-1945 (末) 赫爾曼·戈林
歷史時期 戰間期/二戰
 - 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9日
 - 事實上廢除
 - 廢除 1947年2月25日
面積
 - 1925年[1] 292,695.36 km²
人口
 - 1925年[1]估計 38,175,986 
     人口密度 130.4 /km² 
現隸屬於  德國
 波蘭
 俄羅斯
 立陶宛

普魯士自由邦德語:)是德國威瑪共和國納粹德國於1918年-1947年存在的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軍佔領時被命令廢止,原普魯士邦領土分別被併入波蘭蘇聯,以及四國佔領區。

歷史

由于柏林发生斯巴达克团与社会民主党临时政府之间的内战,1919年,艾伯特在威玛召开国民议会,于2月10日通过《德意志共和国临时约法》,即威玛宪法。根据威玛宪法,普鲁士成为德国的一个,即“普鲁士自由州”(Freistaat Preußen),实行地方自治,其领土即原普鲁士王国的疆域。但凡尔赛条约将原普鲁士王国的西普鲁士省、波森省和上西里西亚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波兰,东普鲁士的默麦尔割让给立陶宛,莱茵兰的南部地区成立萨尔区,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0年代,普鲁士自由州政府多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领导。1932年,纳粹党在德国国会和普鲁士选举中取得优势,赫尔曼·戈林成为德国国会议长以及普鲁士议长,并掌握了普鲁士内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执政,随后废除德国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鲁士宪法被废除,邦议会和立法机构被解散,仅保留行政单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苏联的领导人经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即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德国军官团和容克贵族的大本营,是德国专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须予以消灭。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德黑兰会议上曾表示“普鲁士要让其尽可能地缩小和削弱”,丘吉尔则认为“普鲁士——这个德国军国主义的罪恶核心必须同德国的其余部分分离开来”。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确立了将东普鲁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在战后的德国废除普鲁士建制的原则性意见。

1947年3月1日,同盟国对德军事管制最高委员会正式下令废除普鲁士建制。原普鲁士州领土分别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英、法、美、苏四国占领区。原普鲁士邦政府的财产由盟国和苏联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在其境内的原普鲁士领土上建立了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尔特两个州,以及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东半部(1952年东德废除州级建制,改设专区)。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在原普鲁士领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此外,下萨克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萨尔州内都有原普鲁士王国和普鲁士领土。在被并入波兰和苏联的普鲁士领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经基本被全部迁出。

脚注

  1. . Leipzig / Vienna: Verlagsanstalt Otto Beckmann. 1931.
  2. 1925年時點的統計,人口38,175,986人(德國全體的61.17%)、面積292,695.36 km²(德國全體的62.4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