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 (1906年)
朱光(1906年10月10日一说11月22日-1969年3月9日),原名朱光琛,曾用名朱曼生、朱愈之,男,广西博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参加长征。曾就讀於博白县中学,廣州國民大學。參與廣州暴動後,被派往上海從事地下活動。1932年再被派往鄂豫皖蘇區,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1945年後受指派到東北,先後擔任齊齊哈爾和長春的中共市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从1949年10月至1960年10月,歷任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副市长、市长。主政广州11年[1]。
朱光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6年10月10日![]() |
逝世 | 1969年3月9日![]() |
籍贯 | 廣西博白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早年
朱光是廣西博白县松旺镇茂山屯人。1927年四一二后,到广州考入国民大学,担任共青团广州市委委员,同年12月廣州暴動中率10余青年会同工人赤卫队冲进警察局,以之作为少年先锋队的指挥部,事件平息后经香港返回广西,被指定为团广西省委负责人[2]。1928年年夏,中共廣西特委派朱光去上海,之後他以上海藝術大學學生的身份,成立了上海藝術劇社開展地下活動。1930年夏朱光轉為共產黨員。1931年朱光在上海,親手繪製並刻板了第一張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貨幣[1]。
平步青雲
1937年初朱到達延安,主要從事戲劇演出,在參演《血祭上海》一劇時受到毛澤東等高層讚揚,後被指派擔任魯迅藝術學院秘書長。當時其與廖承志被譽為「紅軍劇社兩演員」。1938年5月被調任馬列學院秘書長,並與余修結婚,同年11月調任朱德總司令的秘書兼第十八集團軍總部秘書長。1940年春離開集團軍,調任多處部隊的宣傳部長。在新冀魯豫軍區1944年成立後,被任命為軍區的政治部主任[3]。
國共內戰時期
在中日戰爭後,中共中央做出進軍東北的決策,朱光與曹里懷就接受指派,從冀魯豫根據地率領少數幹部和部隊于1945年5~10月下旬到達東北[4],參與在東北的戰役活動。朱期間被派齊齊哈爾擔任中共市委書記,創建了嫩江軍政幹校親任校長,又細緻制訂宣傳中共各項政策和接收政權、鎮壓其他勢力等工作方案,維持當地社會秩序[3]。
到長春圍困戰後,朱光被中共調派成為長春市第一任中共黨委書記,由其主持逐步恢復受圍困戰摧殘的長春市內秩序[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
參考
- 李卫平. . 炎黄春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1).
- 朱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8-01-04 广州市革命回忆录专题文库 广州图书馆
- 长春地情活页 2012年 第6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4-04-15
- 曹里怀-解放长春、天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郴州文史
- 朱光传 胡提春 叶创昌 黄永镇 广州文史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1955年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 朱光——首名在「文革」中批鬥致死的前任廣州市市長 記朱光含冤離世五十周年 建燁 香港獨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