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续宾
李续宾 | |
---|---|
出生 | 李迪庵 1818年 湖南湘乡敦行四十四都 |
逝世 | 1858年11月16日 安徽廬州三河鎮 |
国籍 | 大清 |
别名 | 李克惠 |
教育程度 | 私塾 |
职业 | 儒生,团练,湘军将領 大清浙江布政使加巡撫銜 |
活跃时期 | 19世紀 |
亲属 | 曾祖父 李本桂, 父 李登胜 |
奖项 | 賞戴藍翎,賞換花翎,摯勇巴圖魯,哈屯巴圖魯,賞父母三品封典,賞穿黃馬褂,許專摺奏事,入祀昭忠祠,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立祠,賞父母一品封典,圖形紫光閣 |
代表作
|
生平
先祖唐朝郑孝王李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生于湖南湘乡敦行四十四都(今属涟源市荷塘镇古楼),排行第四,曾祖父李本桂富甲一方,生性慷慨,借钱给别人,不滿一百两白银,不必寫借據。
自幼臂力過人,善騎射,早時賣煤炭供胞弟李续宜读书,举人罗泽南很看重他。道光十八年(1838)开始参与团练乡民的工作。太平军事起,李续宾协助罗泽南办团练,“能以兵法约束子弟,明耻教战,训练尤精”,咸丰三年与罗援江忠源于南昌,以战功升知县,又与罗剿平江西南部土匪。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湘軍中营与右营攻打岳州,太平军退出岳州,罗泽南和塔齐布进城,唯有李续宾率领右营追击敌军,趁着大雨擒斩两千多人。塔齐布立马观战,赞道:“白旗无敌!”。李续宾与罗泽南一路收复武汉,合围九江,升任知府。
后因九江久功不克,武汉再次被太平军占领,与罗泽南,刘蓉率军回援湖北。一路连胜,直逼武昌。后守军得到石达开增援,抵抗顽抗,僵持不下。罗于咸丰七年受伤不治,遗嘱李续宾代统全军。后因杨韦事变,石达开离开,太平军军心不稳,被湘军一鼓击败,武汉遂被收复。李续宾与胡林翼随后肃清湖北全境,再逼九江。
咸丰八年,李续宾攻克与九江成掎角之势的湖口,全歼守军5千,九江被完全孤立。在劝降遭拒绝后,湘军用地雷炸开坚城,杀太平军守将林启容以及1.7万守军,被升为浙江布政使加巡抚衔,赏穿黄马褂,专折奏事。咸丰8年(1858)11月,奉命率部6000人援救安徽,一路所向无前,军无留行。两月间连克枫香铺、小池驿、梅心驿,复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直抵三河,太平军望风溃走。不幸被陈玉成、李秀成联合率领的数十万援军包围,拒绝突围,与所部全部战死[1]。
李续宾多年南征北战,治军严格,劳苦功高[2],成为清军的主力和救星,被胡林翼尊为圣人[3]。他出战常将弱敌留给友军而自己对付强敌[4],对死亡到来的从容,是少有的忠臣、壮士,以致死讯传到京城后,咸丰帝(文宗)为之留泪,将李续宾比作周宣王的中兴名臣申侯和尹吉甫并嘉誉他有古名将之风[5],追赠总督,赐谥忠武,入祀昭忠祠,立功各地建专祠并赐给李续宾之父李登胜一品封典。这一年的李续宾刚届四十岁,正当不惑。史称其时,“湘鄉處處招魂,家家怨別”[6]。三河之败对湘军及清军打击极大,曾國藩提筆寫了“自三河敗後,元氣大傷,全軍皆寒,不可復戰”,胡林翼哀叹道:“此番长城顿失。……以百战之余,覆于一旦,是全军皆寒,此数万人,将动色相戒,不可复战[7]”,李续宾在湘军史上有了无比悲壮的特殊地位。同治八年(1869)李续宾被追封三等男爵,光绪十二年(1886)下诏画像于紫光阁,光绪三十四年(1908)又以御笔开列为功勋最著,录用后裔。
注釋
- 《清史稿·李续宾传》:或劝突围出,图再振,续宾曰:“军兴十年,皆以退走损国威。吾前后数百战,出队即不望生还。今日必死,不原从者自为计。”诸将士皆曰:“原从公死!”
- 《湖南褒忠录初稿·李续宾传》: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
- 《胡林翼全集·书牍》
- 《曾文正公全集》:至於临阵,专以救败为务。遇贼则让人御其弱者,自当其悍者。分兵则以强者予人,而携弱者自随……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前惟塔齐布,后惟续宾。
- 《清史稿·李续宾传》:及死事上闻,文宗流涕,手敕曰:“惜我良将,不克令终。尚冀忠灵不昧,他年生申、甫以佐予也!”
-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八《复左季高》
- 《胡林翼全集·书牍》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