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芬

李雅芬(1970年6月2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高雄人現任高雄市議員,出生於臺灣高雄市楠梓區,原為立法委員黃昭順國會辦公室助理,於2018年首度投入議員選戰。其選舉政見主打治安及教育政策。

李雅芬
 中華民國第3屆高雄市議員
高雄市議會第3屆市議員
任期
2018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选区高雄市第四選舉區
(楠梓區、左營區)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70-06-25) 1970年6月25日
 中華民國高雄市楠梓區
籍贯高雄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中國國民黨
配偶王春生
儿女四男一女
父母李水樹(父)

概述

李雅芬是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隊長王春生的妻子,父親為前高雄市楠梓區中和里里長李水樹,有感於現在社會的現況,於2018年代表國民黨參選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第三屆高雄市議員第四選舉區(左營、楠梓區)。

從政生涯

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2018年高雄市第四選舉區高雄市議員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李欣翰  時代力量 5,861 2.81%
2 李雅慧  民主進步黨 20,338 9.74%
3 謝天助 無黨籍 781 0.37%
4 劉淑芳 無黨籍 734 0.35%
5 孫健萍  中國國民黨 9,549 4.58%
6 梁蓓禎 FH 信心希望聯盟 5,754 2.76%
7 張豐藤  民主進步黨 9,306 4.46%
8 沈玉玲 無黨籍 4,061 1.95%
9 陳玫娟  中國國民黨 24,491 11.73%
10 盧翊淮 無黨籍 1,298 0.62%
11 張馨尹 無黨籍 774 0.37%
12 林子盟  時代力量 8,843 4.24%
13 陳善慧 無黨籍 15,213 7.29%
14 黃文志  民主進步黨 14,943 7.16%
15 李眉蓁  中國國民黨 23,651 11.33%
16 陳麗珍  中國國民黨 27,609 13.23%
17 李柏毅  民主進步黨 15,364 7.36%
18 李雅芬  中國國民黨 20,138 9.65%

踏入政壇

2018年2月決心踏入政壇,參加國民黨高雄市第四選區初選,李雅芬在立委辦公室服務25年,人脈之廣,國民黨高層都紛紛站台力挺。

2018年3月地方選舉在即,各方積極布局,首次參選高雄市左營、楠梓區市議員的國民黨籍人選李雅芬邀請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侯友宜表示支持李雅芬,不僅是因為同黨籍,更是因為李雅芬的老公是警察;身為警眷的李雅芬也獲得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的讚賞,「警眷比一般女性更堅韌!」同時,葉毓蘭也呼籲,軍公教、警、消都是台灣中心的力量,如果有意願參選的退休警消都應該站出來。[1]

2018年10月13日朱立倫 南下為高市參選人李雅芬站台,自豪在市長任內,建設多座國民運動中心,相當驚訝高雄竟然沒有,李雅芬則允諾當選後要為左楠地區民眾爭取。[2]

2018年10月26日前總統馬英九南下高雄輔選國民黨左楠區市議員候選人李雅芬,馬英九對市議員候選人李雅芬送上「馬到成功」四個字。[3]

社會生涯

爭取楠梓國民運動中心

2018年10月13日朱立倫替李雅芬輔選,李雅芬表示,市長在新北市市政卓越,成績有目共睹。陸續興建16座國民運動中心,反觀高雄1座也沒有,未來將為左營及楠梓各爭取設立1座國民運動中心。她也當場邀請朱立倫未來擔任她的顧問,朱爽快答應[4][5]

2019年5月7日首次以市議員身分於市政總質詢上提出楠梓興建國民運動中心,李雅芬認為,提供良好的運動空間,讓大家從小培養運動的習慣,而不是等到退休了才開始運動,高雄縣高雄市合併後,人口從17萬3174人成長到約18萬6184人,目前人口排名全市第四名。左營楠梓是高雄空氣汙染是最嚴重地區,各項生活機能都不如鳳山等行政區,室內、室外運動空間非常少[6][7]

參考文獻

  1.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 www.ettoday.net. [2019-07-06] (中文(繁體)‎).
  2. . tw.news.yahoo.com. [2019-07-06] (中文(台灣)‎).
  3.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 www.ettoday.net. [2019-07-06] (中文(繁體)‎).
  4. 中時電子報. . 中時電子報. [2019-06-30] (中文(台灣)‎).
  5. 郭俊暉. .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8-10-13 [2019-06-30] (中文(台灣)‎).
  6. . www.peopo.org. [2019-06-30] (中文(繁體)‎).
  7. . 高雄市議會全球網-中文網. 2019-02-27 [2019-06-30]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