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助

林之助
表記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林之助1917年2月2日-2008年2月13日),台灣畫家,被稱為「台灣膠彩畫之父」[1]

生平

林之助任教於台中師範學校時配置的學校宿舍(柳川西路162號,1928年建),林以此處作為創作畫室直至2006年遷出;2007年台中市文化局以林之助畫室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

林之助出生於今臺中市大雅區上楓里。祖父林維修清朝秀才,自幼家境富裕,天資聰慧。父母親雖然希望他學醫,但他卻選擇走上繪畫生涯。12歲到日本求學,及長,考進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習畫,師事山口蓬春川崎小虎等人。24歲時即入選日本最富盛名的「帝展」,後來遭逢太平洋戰爭爆發,林之助決定返回台灣發展,作品先後參加「府展」連續榮獲特選第一名 ,奠定了他在畫壇的地位。日治時代晚期改名「林林之助」。

二戰後,林之助進入台中師範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任教,並編纂美術教科書。1960年代,在台中開設咖啡館,為當時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藝文活動場所,晚年為了團結中部畫家,便發起組織「中部美術協會」,多年來一直是中部畫壇的核心人物。自台中師範學校退休之後,林之助便隨兒子移居美國。1985年,林之助應當時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蔣勳的邀請,擔任美術系膠彩畫兼任老師,首開國內學院膠彩畫教育的先河,後來逐漸影響到其他美術院系,這股影響力正日漸擴大中。

逝世後

2007年7月,臺中市文化局林之助畫室登錄為歷史建築[2]。2015年5月7日,由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的林之助《朝涼》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為中華民國重要古物[3]。2015年6月6日,林之助畫室與週邊整修完成後以「林之助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4]

畫藝

林之助為膠彩畫畫家,早年在日本及台灣參加展覽,多以人物畫為主。壯年以後轉以花鳥畫和風景畫為大宗,中間有段時間畫風改變,與「日本畫的西畫法」同步發展,廣納二十世紀西方大師的創作理念及技法,為膠彩畫另闢蹊徑。之後,逐漸回歸到寫實表現, 晚年作品創作量雖日漸趨緩,風格卻更趨穩健。

除繪畫以外,林之助並有圖案設計的作品,主要是替美術教科書設計封面,亦留下許多草稿。還曾替台南大飯店描繪大廳壁畫,現不存。

1969年,林之助為臺中市立第七國民中學(今臺中市立東峰國民中學)校舍牆面設計兩幅壁畫,作品以馬賽克拼貼手法完成,由林之助親自指導弟子謝峰生施工。作品介於具象與抽象表現之間,意涵為時值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期許學子重視太空發展及懷抱寬廣宇宙觀。1999年921大地震後,其中一幅毀損,現今僅存一幅。過去作品當中尚未留下設計者與施工者的姓名,2006年5月29日,經過林之助本人同意,在作品旁設置說明,並取名為「太空登月」。

膠彩畫定名

林之助與其他膠彩畫畫家一樣,在國民政府遷台初期,曾經被「正統國畫論」所困擾。戰後省展舉行,林之助一直都擔任國畫部的評審委員,但東洋畫以「國畫第二部」的名稱參與展覽,在地位上感覺也比水墨畫來的要低。林之助也參與組織長流畫會,試圖延續東洋畫命脈。日本與台灣斷交之後,省展無預警將「國畫第二部」(東洋畫部)取消,激起林之助另以「膠彩畫」來「正名」的意圖,並積極協調省展評審委員,使「膠彩畫」之詞可以正式使用在展覽名稱之上。

唯獨林之助依然堅定不移地持續其膠彩風格的縱深探討和發揚,1954年與好友同創「中部美術協會」。日本與台灣斷交之後,省展無預警將「國畫第二部」取消,林之助積極協調,1977年「膠彩畫」一詞亦由其提出定名,1981年更組織「台灣省膠彩協會」並擔任理事長之職。1946年應省立台中師範學校(現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邀請前往擔任美術教席至1979年,如曾得標施華堂黃登堂等出於其門下。1985年受聘為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指導膠彩畫,詹前裕等為其學生。膠彩畫在戰後日漸式微的頹勢中,尤能維持現今之局面,林之助應居首功。

參考文獻

  1. 林佳禾.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南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07 (中文(台灣)‎).
  2. 林之助畫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3. 林之助 朝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4. 台灣膠彩畫之父 林之助紀念館開幕,中國時報,2015年06月07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