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蔡娩

林蔡娩(1910年5月13日,冠夫姓,臺灣第一批登上玉山的女學生之一,藥劑師,音樂家林二的母親,退休後服務於蘭嶼樂山療養院,為第十一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蔡娩
性别
出生1910年5月13日
母校臺北第三高女
昭和女子藥學學校
职业藥劑師
配偶林清江
儿女林一、林二
荣誉醫療奉獻獎(2001年)

生平

林蔡娩為1910年5月13日生,臺北市[1]。父親是台北開業醫師,祖母是馬偕來台傳教的第一批學生[2]

林蔡娩就讀臺北第三高女時,教師大橋捨三郎發起女學生登玉山的活動,共有三十多位女學生報名,以測驗繞完各臺北城門來作體力選拔,她與其他十一名同學入選[3]。當時日治時期,臺北第三高女創下多項轟動當時社會的舉動,如1927年女高中生登玉山,1929年女高中生穿泳衣上體育課[4]。林蔡娩回憶在十名原住民、三名警察、三名老師、一位照相師、一名電影師的陣容下,穿著裙子的她們成功登上玉山,成為臺灣第一批登上玉山的女學生[3]

女校畢業後,林蔡娩在父親診所幫忙,這時一位看病的少年林清江看上了她,此後三不五時就前往報到,進而相戀結婚[2]。夫妻生兩兒子,各取名作林一、林二,是她認為林筆劃簡單,又往直的方面伸展,所以用簡單的橫劃來對稱[5]。當丈夫前往日本習醫後一年,林蔡娩也帶兩個幼兒到日本,起初她在東京青山一帶學裁縫,後改念牙科一年,再改讀昭和女子藥學學校(今昭和藥科大學[2]

1951年,林蔡娩加入台灣省台北市藥劑師公會,幫當年一起在日本學藥的同學找到台灣省台北市醫院(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師的工作,朋友卻因故無法前來,便自己到中興醫院報到[2]。工作之閒暇,爬山是她的最大嗜好,曾登頂玉山達十次以上[5]。她很少直接面對病人,會借盤纏給沒有錢坐車回家的病患,也不管對方還不還[2]。至於丈夫在臺北市南昌路開設清安醫院[6],曾競選第三到五屆台北市長選舉[7],崇尚將自己當細菌實驗對象的Max Joseph von Pettenkofer[8],他得糖尿病時便把自己作實驗對象而於1972年12月11日病逝[6]

林蔡娩在中興醫院工作到六十五歲退休[2],在家裡她親自照顧兒子林二的起居飲食[5],常念要離婚的兒子要再娶妻子[9]。1977年,已經六十八歲的她聽說蘭嶼環境落後,便開始到蘭嶼服務[2]。她自願到蘭嶼服務過四個月後,後來每隔兩個月回到蘭嶼一次[10]。在蘭嶼,她不僅是藥師,也兼差從事衛生教育宣導工[2][11]。她會請台北市藥師公會夠發動藥品募捐,由藥界來支援馬偕醫院在蘭嶼的偏鄉醫療[10]。她也幫一位自願前往蘭嶼奉獻的青年林茂安,籌募在蘭嶼辦蘭恩幼稚園的經費[5]。後來她透過友人介紹擔任樂山療養院院長,還會叫兒子到療養院演奏小提琴,用音樂撫慰病患[2]

林蔡娩八旬時罹患骨質疏鬆症,又因先前出過兩次車禍身體狀況不佳,每周均需有人陪同到公保中心復健四次及到馬偕醫院就診一次,但兒子林二中風、無業,經濟也不好。市長陳水扁經由議員江蓋世得知,便在1998年8月12日前往探視,並吩咐社會局局長陳菊派遣居家服務員、及替這對母子申請低收入戶。[12]

2001年林蔡娩得到醫療奉獻獎時,感言是得這獎是她一生最大的成就[11]

参考文献

  1. 黃靜宜. . 《民生報》. 2001-05-08 (中文(台灣)‎).
  2. 黃靜宜. . 《民生報》. 2001-05-08 (中文(台灣)‎).
  3. 陳佩周. . 《聯合報》. 1995-06-30 (中文(台灣)‎).
  4. 林麗雪. . 《民生報》. 1994-12-09 (中文(台灣)‎).
  5. 潘嘉珠. . 《民生報》. 1981-05-10 (中文(台灣)‎).
  6. . 《聯合報》. 1972-12-13 (中文(台灣)‎).
  7. . 《聯合報》. 1964-04-11 (中文(台灣)‎).
  8. 林清安. . 《聯合報》. 1962-08-13 (中文(台灣)‎).
  9. 涂敏恆. . 《民生報》. 1978-11-28 (中文(台灣)‎).
  10. 翁玉華. . 《民生報》. 1982-04-01 (中文(台灣)‎).
  11. 張耀懋、林秀美、林進修. . 《民生報》. 2001-05-20 (中文(台灣)‎).
  12. 邱淑宜. . 《聯合晚報》. 1998-08-12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