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克义

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年4月1日-1914年12月8日[1]:285[2]),美国外交官汉学家藏学家。1854年生于美国费城,1914年因染风寒在檀香山逝世。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蹟是提倡對華的門戶開放政策[2][3]

柔克义
美國駐土耳其大使
任期
1911年8月28日-1913年11月20日
总统威廉·霍華德·塔虎脱
前任奧斯卡·史特勞斯
继任老亨利·摩根索
美國駐俄羅斯大使
任期
1910年1月11日-1911年6月17日
总统威廉·霍華德·塔虎脱
前任約翰·W·里德爾
继任柯蒂斯·吉爾德
美國駐大清公使
任期
1905年3月8日-1909年6月1日
总统狄奧多·羅斯福
前任康格
继任嘉樂恆
美國駐羅馬尼亞大使
任期
1897年5月18日-1899年4月27日
总统威廉·麥金利
前任依本·亞歷山大
继任亞瑟·哈代
美國駐塞爾維亞大使
任期
1897年5月7日-1899年4月27日
总统威廉·麥金利
前任依本·亞歷山大
继任亞瑟·哈代
美國駐希臘大使
任期
1897年9月25日-1899年4月27日
总统威廉·麥金利
前任依本·亞歷山大
继任亞瑟·哈代
个人资料
出生(1854-04-01)1854年4月1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逝世1914年12月8日(1914歲-12歲-08)(60歲)
 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
知名于提倡對華門戶開放政策

生平

柔克義生於美國費城,父親是托馬斯·凱威萊德·洛克希爾(英語:),母親是多蘿西婭·安妮·伍德維爾(英語:,1823–1913)。他的父親在他13歲的時候過世,他的母親帶著一家人搬到法國以逃離美国內戰

他從巴黎聖西爾軍校後在法國外籍兵團任職少尉,1876年之前待在阿爾及利亞。1884年4月柔克义任美国驻大清使馆二秘,1885年7月升任一秘。1886年12月-1887年4月柔克义任美国驻朝鲜臨時参赞。1888年他從美国驻大清使馆辭職,1891-1892年為史密森學會到中亞進行探險。1893年任美國國務院首席事務官,1894年任第三助理國務卿,1896年任助理國務卿,1897年任美国驻希腊大使、駐羅馬尼亞大使、駐塞爾維亞大使。1899年5月辭職,任美洲共和國商務局主任。1900年7月出任美國駐華談判代表,1901年9月7日,大美國欽差特辦議和事宜全權大臣柔克義代表美国签署《辛丑条约》,後向美國國務院提交了《減免部分庚子拳亂賠款以資助清國留學美國》的建議書。1905年至1909年出任美国驻大清公使。1909年-1911年出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1911年-1913年出任美国驻土耳其大使[4]

汉学

柔克义深受法国学派的影响,对藏文和汉文皆有较深造诣;他对中国古代和南洋西洋交通史,有较深研究。1911年,柔克义和德国汉学夏德合作将宋代赵汝适所著《诸蕃志》翻译成英文。1914年,柔克义将元代航海家汪大渊著《岛夷志略》部分翻译成英文。柔克义对上述二书中的古代南洋和西洋地名多有考证。

藏學與西藏之旅

左起:Déjean神父,畢天榮主教,柔克義和蘇烈神父。由奧爾良的亨利王子攝於1890年打箭爐

柔克义在学生时代受古伯察秦噶華神父著作的影響,对西藏感到兴趣。他是第一位學習藏語的美國人,他在巴黎就讀聖西爾軍校時,從法國國家圖書館語言學家費爾與藏學家菲利普‧愛德華‧福科學習藏語[1]:289-290,在北京拜来自拉萨和西宁的喇嘛为师,学藏语四年[5],被譽為美國現代藏學之父。他將藏文版《自說品》翻成英文後於1883年出版。[1]:290他將藏文《波羅提木叉》翻成法文於1884年出版。[6]他將關於西藏歷史、地理、民族的中文文獻翻成英文,於1891年由皇家亞洲學會雜誌出版。[1]:290[7]

1888年冬,他辞去美国驻大清使馆一秘之职务,筹备由华北陆路到西藏的旅程。他雇了二辆骡车,每车配两匹骡子,前往甘肃省会兰州。12月17日,他带了一名仆人出发,取道保定府、12月23日抵达长城的北天门口;26日抵达太原府。次日向潼关进发,经平遥县灵石县,1889年1月5日抵达黄河,渡河到潼关,经临潼县,抵达西安府。1月10日抵达咸阳。16日抵达平凉府[8]

他於1891年第二次入藏,從昌都德格芒康巴塘理塘打箭爐,於1892年返回漢地。[9]

名字

柔克义是他自己认可并广泛使用的汉文名字;后世有的译者率译其姓为罗克希尔。藏文对其称呼,或音译其姓为རོག་ཧིལ་,曾一度使用于写给柔克义的藏文通信中。

著作

Life of the Budda
The Land of the Lamas

英文著作

  • 《佛陀传》,英語:,1884年
  • 《喇嘛之境》,英語:,1891年[10]
  • 《辛卯壬辰年蒙藏旅行记》,英語:,1894年
  • 《西藏民俗学》,英語:,1895年
  • 《我国外交事务中亟需克服之问题》,1897年
  • 《美国外交:中国事务》,1901年
  • 《中韩关系论》,1889年
  • 《與中韓有關的條約和公約,1894-1904年》,英語:,1904年[11]
  • 《十五世紀至1895年的中韩关系》,英語:,1905年
  • 《拉萨的达赖喇嘛和满清皇帝的关系,1644-1908年》,英語:,1910年[12]
  • 《中国1910年人口调查》,英語:,1912年[13]

汉译英

  • F. Hirth and W. W. Rockhill: 《Chau Ju-kua, His work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turies, entitled Chu-fan-chî》 (《趙汝適的《諸蕃志》——中國與阿拉伯十二與十三世紀的貿易》 ),1911年
  • 《Description of the Barbarians of the Isles》(《島夷志略》),1913年

傳記

保羅·A·瓦格()於1952年出版了他的傳記Open Door Diplomat: The Life of W. W. Rockhill(《門戶開放政策的外交官:柔克義生平》)。[14]肯尼斯·韋默()於2003年出版了他的傳記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Scholar-diplomat of the Tibetan Highlands(《柔克義:西藏高原的學者外交家》)。[15]

参考文献

  1. Braham Norwick. . Henk Blezer; A. Zadoks (编). . Nin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 Leiden 2000. Leiden: BRILL. 2002. ISBN 90-04-12775-5.
  2. Alfred E. Hippisley. .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pr., 1915: 367. JSTOR 25189329.
  3. Meyer, Karl E. . World Policy Journal. 1998, 15 (4): 73. JSTOR 40209600.
  4. Susan Stroud Robeson; Caroline Franciscus Stroud. . Lippincott. 1916年: 378-380.
  5.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Century Company. 1891年: 1.
  6.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Paris. 1884年. ISBN 978-1167401480. OCLC 601727217 (法语).
  7.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Royal Asiatic Society. 1891年. ISBN 978-0343610661.
  8.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Century Company. 1891年: 372–373.
  9. Rockhill, William Woodville. .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894年: xiii.
  10.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Century Company. 1891年.
  11. .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4年. OCLC 29127633.
  12. W.W. Rockhill. . T'oung Pao. 1910-01-01, 11 (1). doi:10.1163/156853210X00018.
  13. . Leyden: E.J. Brill. 1912. OCLC 10590002. doi:10.1163/156853212X00070.
  14. Paul A. Varg. . Illinois stud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2年, 33 (4). ISBN 9780837178585.
  15. Kenneth Wimmel. . Orchid Press. 2003年. ISBN 978-974-524-02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