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
柴又稱為薪,是一种燃料。一般先砍伐树木的主干或枝条,然后把它们劈成适合炉灶大小的条状木材,就是柴。柴是古人日常生活必需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排首位;这里的柴泛指炊用燃料。
另外,在中国民间,又有“柴火”的叫法,这个柴火则可能不但包括用树木制作的“柴”,还包括用干枯的稻草、野草等草本植物,秸秆或树叶、木屑等物。長期以來,中國農民使用柴火,燒柴。陶淵明擔任彭澤令時,送一僕人給其子,又寫信說道:「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令遺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薪水即是「砍柴挑水」,如今已经成了工资、报酬的代名词。
古人认为不同的柴火有不同的烹饪效果。《調鼎集·火》列舉各種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五臟六腑。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茅柴火:炊者飲食,主明目解毒。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藥。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濁。糠火:礱糠火煮飲食,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惜春時糠內入蟲,有傷物命。」
利弊
燒柴的好處
- 便宜易得。利用了秸秆等农业生产肥料,实现了物质的充分利用。
- 柴取自於樹木或秸秆,理論上柴是一種可再生能源。適量、有限度和有選擇性的砍樹取柴,是可持續使用柴這種能源源料的方法。
適量、有限度和有選擇性的取柴方法舉凡:
- 經詳細勘察,規劃出適當的砍樹範圍。
- 限制砍伐樹木的樹齡,樹齡需要年屆成熟期,例如20-30年樹齡的軟木樹。禁止砍伐年幼樹木。
- 限制砍伐樹木的數量不超過一個砍伐區的某個適當的百分比。
- 選用適合的砍伐樹木方法,例如以鋸木方法,嚴禁用難於控制的方法如火燒。
- 保留稀有品種的樹木。
燒柴的壞處
- 砍柴和收集秸秆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
- 燃烧效率低,会产生黑烟,远不如煤气、天然气或电力清洁。
- 部份柴木或在燃燒時揮發致害化學物質。
- 過度砍伐樹木令樹林生態失平衡,樹林動物和植物面臨物種滅絕,土地亦因沒有樹木的根部抓緊而導致水土流失,容易引發山泥傾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