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 (社會科學)

框架英語:)在社會科學中是一系列探討個人、群體、社會如何組織、感知和傳播現實的概念和理論觀點。在社會學理論中,框架也是一種解釋性的架構,是個人在收集經驗、逸事與刻板印象後用來理解與回應某個事件的架構。人們會受到生理與文化的影響,建立起某種類似濾鏡的觀點,利用它來觀察事物。一旦框架被建立之後,會影響到個人認知,形成框架效應

框架透過大眾媒體資源、政治或社會運動、政治領導人、其他行為者與組織影響了社會現象中的社會結構語言群落(language communities)中的參與者會對詞彙、短語的認知與感知會受到該語言社區的影響。政治上來說,由廣告、宗教和大眾媒體所建立的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語言社區,而在不太尖銳的語言社區中的框架可能會在文化的時間框架內、較少爭議且不知不覺的自然發展。

框架本身可以用思維過程或人際互動(溝通)過程兩種方式來建構。思想建立的框架包括心理表現、解釋和現實簡化。溝通建立的框架則是不同參與者之間的框架交流[1]

Neuman等人認為美國人依賴四種議題框架

1.對人的影響:事件對於人們的影響 2.無能為力 :一般人的無力感 3.經濟 :成為動機和共同貪婪的利益 4.道德 :道德價值觀、宗教和上帝

說明

人們在試圖解釋一個事件時,其對於事件的理解通常取決於框架。例如當對話對象迅速的閉上又張開眼睛時,我們可能會使用一種物理的框架(判斷其只是物理上的眨眼)或是社交的框架(判斷其可能在使眼色)來理解,並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前者可能是由於眼睛進了灰塵而導致非自願、不是特別有意義的反應;但後者就可能意味著一種自願而有意義的行動(例如:向同謀傳達訊息)。

觀察者將事件視為「純粹物理或自然框架內的事件」與「社交框架內發生的事件」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是我們不是看一個事件、然後在上面「應用」一個框架;人會不斷向他們周遭的世界投射框架,使自己能夠理解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而當框架不適合時,人會改變自己的框架,或是意識到習慣性的框架存在。換句話說,當某些世界迫使我們用一個新的框架替代原有的框架時,我們才會意識到我們過去一直在使用某一種框架[2][3]

框架被認為是相當有力的,因為它是一種啟發或心理的捷徑,也常被視為「經驗法則」。Susan T. Fiske和Shelley E. Taylor指出,人類本質上是一種「認知的吝嗇鬼」,意思是人類會盡可能的減少思考[4]。框架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快速、簡便的信息處理方法。因此人們會使用這種「心理過濾器」來幫助理解傳入的信息,並使得框架成為信息接收者在收到信息時強而有力的解釋模式[5]

有些學者認為框架是議題設定的同義詞,但其他學者認為兩者存在有區別。Donald H. Weaver的文章指出,框架選擇並突出問題的某些方面,以引出對問題的某些解釋和評價;而議題設定則是引入問題以增加其突出性和可訪問性[6]

傳播研究中的框架影響

在傳播領域,框架定義了新聞及媒體報導如何塑造群體意見(輿論)。儘管Richard E. Vatz很少提及,但他關於修辭意義創作的論述直接與框架有關。具體而言,框架效應是指行為或態度的策略和結果,這些策略和結果決定了如何在公共領域中構建或傳達特定的信息。直至今日,許多主要的傳播學期刊都刊登了有關媒體框架和框架效應的論文[7]。這些論文中使用的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框架作為因變量的研究和框架作為自變量的研究[8]。前者通常涉及框架構建(即框架如何建立關於問題的輿論以及記者如何採用不同的框架),後者涉及框架設置(即媒體框架如何影響觀眾)。

框架建構

傳播研究中的框架建構至少涉及三個方面:記者規範、政治行動者和文化情境。框架建構假設幾個不同的媒體框架在一個議題的框架建構上競爭,最終將有一個框架與流行文化產生共鳴、形成影響。而這個框架通常由媒體實踐,或者可能是由於精英大量贊助而造成的。就新聞製作的實踐而言,新聞工作中至少有五個可能影響記者在議題上建構框架的方面,包括:更大的社會規範和價值觀、組織壓力和制約因素、利益集團和其他政策制定者的外部壓力、專業慣例、記者的思想或政治取向。對框架建設的第二個潛在影響則來自精英,包括:利益集團、政府官僚機構以及其他政治或企業家。實證研究表明,在政策領域的記者和各種參與者對於議題的共同敘述中,精英的影響似乎最為強烈。社會的文化背景也能夠建立框架,厄文·高夫曼認為框架具有文化根源所隱含的意義[3]。媒體框架在不同上下文的情況下也可能被描述為「文化共鳴[9]」或「敘事保真度[10]」。

框架設置

當人們接觸到新穎的新聞框架時,他們會接受這種適用於某個議題的結構,而在他們本來就擁有這個結構時他們則更有可能這樣做,這稱為適用效果(applicability effect)。也就是說,當新框架邀請人們將這個現有的框架模式應用於某個問題時,人們對該應用程序的參與取決於該模式中的內容。通常,觀眾對議題了解越多,框架就會越有效。

有許多層級和類型的框架效果已被證實。像是許多學者發現了態度和行為的變化、問題的重要程度、投票決策和意見形成都與框架設置有關,一些學者也對適用效果的心理過程感興趣。Shanto Iyengar認為,關於社會問題的新聞能夠影響的因果和處理的責任歸屬,並在政治領導人的認知反應和評估中觀察到的這個影響[11],他也觀察到電視新聞框架議題的方式,並分為「片段式」(episodic)或「主題式」(thematic)框架結構。

  1. 「片段式」結構框架 - 透過圖像和有力的報導,聚焦在具體的事件和個人特質。
  2. 「主題式」結構框架 - 試著運用文字而非圖像,將事件置於更大的社會和經濟脈絡下。

參見

參考文獻

  1. Druckman, James N. . Political Behavior. 2001, 23 (3): 225–256 [2018-09-11]. ISSN 0190-9320. doi:10.1023/a:1015006907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英语).
  2. Clifford., Geertz,. .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ISBN 0465041582. OCLC 9577023.
  3. Goffman, Erving. . New York. ISBN 0060903724. OCLC 1175799.
  4. T., Fiske, Susan.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1. ISBN 0070211914. OCLC 22810253.
  5. Entman, Robert "Tree Beard".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 1993, 43, 4, p. 51
  6. Weaver, David H.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03, 57 (1): 142–147 [2018-09-20]. ISSN 0021-9916. doi:10.1111/j.1460-2466.2006.00333.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英语).
  7. Scheufele, Dietram A.; Iyengar, Shanto. . 2017-08-24 [2018-09-20].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793471.001.0001/oxfordhb-9780199793471-e-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英语).
  8. D., Tewksbury,; A., Scheufele, D.; Bryant, J.; Oliver, M. B. .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英语).
  9. Burstein, Paul.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8-10-23]. ISBN 97802023658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 (英语).
  10. Snow, D. A., & Benford, R. D. (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 B. Klandermans, H. Kriesi, & S. Tarrow (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 1, From structure on action: Comparing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across cultures (pp. 197–217).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1. Iyengar, Shanto.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ISBN 0226388549. OCLC 236539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