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
梵(梵語:,),印度宗教概念,源於自祭祀儀式所得的神秘力量,指宇宙的超越本體和終極實在,現世相對來說則只是不真的現象。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法事)。
起源
「梵」的原意是曼荼羅、祭祀儀式和唱詩僧侶,引申為自祭祀儀式所得的神秘力量;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為宇宙的精力,天地運行和人類生命,都有賴於梵[1]。梵為本體的觀念,則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禱主」演變而來[2]。
概念
梵與「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終極實在,是超越和不可規範的唯一實在,多通過否定(非……,非……)加以講述。《奧義書》和其後的各正統學派在通過否定後,正面斷定「梵」與「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這種終極觀是實體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斷推理,不能靠思辨體驗,只能通過瑜伽直接體驗。
梵我無處不在,現世只是「終極實在」一種扭曲、不充分的表現,追求梵我時必須捨棄與現世的根本聯繫。婆羅門教視現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達在一切無常無我之上,有一個肯定性的梵我境界[3]。其後吠檀多宗以梵為真如,視世間為;僧佉(數論)以梵為自性,視世間為現象,都是以梵為宇宙的本體[4]。
體驗
《奧義書》主旨是梵我合一,主張梵即「我」,我即梵,這是最深密的奧義。人我要沒入梵之中,合而為一,了無所限,不死不生[5]。梵與「我」本是息息相關,但由於現象的執迷以致隔斷,透過觀念與實踐,自覺修証,可以恢復本有的大我,實現梵我合一的終極人生境界。
奧義書中指出精神修行的步驟,如何由渺小的自我,提升成大「我」,與大梵合而為一。依憑內心的歷練,人人最終都可體會「梵我合一」的妙境;人到此處,可以揭破宇宙的迷幕,超於輪迴業報以外,生命獲致最終極的自我實現[6]。梵我為一,只有廣義上的瑜伽才能達到,人可以布施、敬神、口誦陀羅尼(「唵」)和瑜伽實踐加以追求[7]。
佛教的論述
釋迦牟尼不支持梵我這種實質的表達方式。佛家三法印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與婆羅門教的梵我表達方式不同。「無常」、「無我」意味著,一切法空,「我」亦是空(不可得)的。「梵」與「我」那種肯定性的終極實在觀,在佛家的表達中消失了。佛家認為最終的解脫或涅槃,與「無常、無我」這種觀念相連,論證梵我的終極性,對於開啟無執智慧是無益的。[9]
漢文化圈特有觀念
梵文(Sanskrit)为古印度书面语,雖然是婆羅門教概念,但漢地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地域有别,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且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亦常称梵,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而在《俱舍論》,甚有以梵稱佛之例[10]。
参考文献
-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北京:中華書局,1988),頁7。
- 劉述先:《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頁72。
- 張祥龍:〈佛家的緣起終極觀與龍樹的中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普門學報》,28(2005年),頁1。
-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頁7。
-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頁19、21。
- 劉述先:《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頁173、74。
- 張祥龍:〈佛家的緣起終極觀與龍樹的中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頁1。
- 卡爾·薩根(Carl Sagan)著,金吾倫等譯:《布鲁卡的腦——對科學傳奇的反思》,第25章,〈羊膜内的宇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張祥龍:〈佛家的緣起終極觀與龍樹的中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頁2。
- 《俱舍论·二十四》曰:“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性,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佛与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犹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
- 陳玉璽 Chen, Yu-Shi:從佛教心理學重新探究「無我」教說─兼論印度教「梵我」與「自我」意識之分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