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機動戰士海盜鋼彈》(日语:英語:)簡稱CBG,是長谷川裕一鋼彈漫畫系列作品,在月刊少年ACE上由1994年12月號(創刊號)連載至1997年3月號,全27話,單行本6冊。續作有短篇外傳集的《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骷髏之心》、講述本作結局三年後(UC0136)的《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鋼鐵之七人》、 UC0153的《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GHOST》及UC0169的《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DUST》。





















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假名
類型 機械人科幻
正式譯名 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常用譯名 機動戰士骨十字GUNDAM、機動戰士骷髏GUNDAM
漫画
原作 富野由悠季
作畫 長谷川裕一
出版社 角川書店
連載雜誌 月刊少年ACE
連載期間 1994年12月号-1997年3月号
冊數 全6卷
話數 全27話
漫畫相關作品
動漫主題-電子遊戲主題-ACG專題-模板說明

故事介紹

故事講述發生在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後10年(U.C.0133年),一場已經在蠢蠢欲動的戰爭。

來自地球圈的交換留學生托比亞,在即將抵達留學目的地木星時,竟遇上了宇宙海盜襲擊,並目睹了傳說中海盜的機動戰士,「高達」。 危急之際,托比亞擅自駕駛機動戰士迎戰高達,在機體即將被破壞時,海盜卻示意要自己逃生。驚訝於海盜不殺人的托比亞逃往附近船艦,意外發現到這艘木星前往地球的運輸船內竟裝滿了毒氣。在即將被木星特務滅口的危機下,高達再次出現並救了托比亞。面對滿懷疑惑的托比亞,鋼彈的駕駛員打開了面罩,報出了自己的名號『死亡先鋒-金凱杜·那烏』……

作品解說

在《月刊少年ACE》上,從1994年12月號(創刊號)到1997年3月號全27回連載,單行本全6卷。台灣東販代理時的譯名為《機動戰士鋼彈X》,易與另一部鋼彈作品《機動新世紀鋼彈 X》搞混。華語圈一般以「海盜鋼彈」、「骷髏鋼彈」或「骨十字鋼彈」等別稱來稱呼本作品。台灣角川在《GUNDAM ACE》中文版連載後續作品時,使用「鋼彈」為正式譯名。

主要描寫《機動戰士GUNDAM F91》的後續,以貝拉·羅納為中心復興的新死亡先鋒,與把木星圈作為主要根據地的木星帝國進行非常激烈的戰鬥。

身為鋼彈原著的富野由悠季第一次真正參與製作的鋼彈漫畫(在之前的鋼彈系列漫畫,富野大都只是掛名),除了每一本單行本的原著近照欄富野都有發言,某登場人物說出「只要兩隻眼睛又有天線的話,媒體就會全部當成鋼彈()」這種諷刺大眾對鋼彈印象的台詞時,作者長谷川還在畫框外註明這台詞是富野親自下的指示。

整體的畫風與目前為止的高達系列有差異,且一如長谷川的作風,對「高達」這個框架的挑戰也被大量加入。是鋼彈作品中許久不見,對連富野本人也漸漸不在新作品中闡述的「新人類」概念提出新想法的作品。

續作有收錄《GUNDAM ACE》上發表的短篇外傳的《機動戰士海盜GUNDAM 骷髏之心》和從GUNDAM ACE 2006年7月號連載至2007年9月號,講述本作結局三年後的《機動戰士海盜高達 鋼鐵之七人》。原本《鋼鐵之七人》被定位為本系列的完結篇,但《GUNDAM ACE》 2012年1月號又開始新連載《機動戰士海盜高達 GHOST》,故事時間往後拉17年,來到《機動戰士V GUNDAM》的年代。

高達系列製作群的日昇對於高達系列的衍生作品除一部分的官方外傳外,都認定為非正史故事。但本作因為有原著富野由悠季直接參與製作,故近幾年有些官方年表已開始將本作中的木星戰役和續作《鋼鐵之七人》中的神雷計畫編入。

由於在PS遊戲《SD Gundam GGENERATION-F》和PS2遊戲《第2次超級機器人大戰α》上登場且主角機海盜高達和哈里遜的藍色高達F91被模型化等的事情,令作品的知名度提高。

角色介紹

新死亡先鋒

金凱杜·那烏()
28歲,新死亡先鋒的主力駕駛員。真正的身份為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中的英雄─西布克·阿諾,即是前作《機動戰士GUNDAM F91》的主角。為人性格樂觀,在新死亡先鋒內普遍受人愛戴。深愛著其戀人茜茜莉,也因此而願意改名為金凱杜·那烏──駕駛海盜高達X1守候在她的左右,肩負起保護她及完成她的理想的責任。在跟叛變的薩比尼決戰中,被X2的光束劍剌穿駕駛艙,然後機體又墮入大氣層中。原本眾人都以為死定了的金凱杜,在光束劍下幸運逃生,並且使用光束盾當做防護來突入大氣層,成為第一個用光束盾突入大氣層的人。掉落在海上的X1自動的發出了求救信號,金凱杜在SNRI的緊急救援下奇蹟般地復活過來,但還是在臉上留下了疤痕並失去了右手。和托比亞在地球上會合後,率領剩餘的新死亡先鋒向木星帝國做最終決戰,將地球聯邦對木星帝國的戰爭導向勝利。一切結束後回復了西布克這個名字,跟茜茜莉消失在地球的綠意中。在後作《鋼鐵的七人》中有出場幾格,和茜茜莉開了間很受好評的麵包店,並且生了二個孩子。
托比亞·亞羅納克斯()
15歲,本故事的主角之一,擁有很大潛能的新人類。本為地球圈前往木星圈的交換留學生,但遇到宇宙海盜後發現了木星帝國的秘密,因此決定加入死亡先鋒,一起對抗木星帝國。故事前期只負責駕駛小兵機,在金凱杜的教導下和新人類能力覺醒後,成為新死亡先鋒軍的主力之一,故事後期在別的貴族主義支持派中取得海盜鋼彈X3,並與木星帝國的總統,古拉克斯·杜加奇進行決戰。
貝拉·羅拿()
28歲,新死亡先鋒軍的領導人,先鋒母艦的艦長。原為宇宙巴比倫的王女,即是前作《F91》裡登場的「茜茜莉·費查特」。在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中發表了「平等主義」的演說,導致帝國分裂並將建國戰爭導向結束。在發覺木星帝國的野心後,放棄了「茜茜莉·費查特」的身分,並再次使用「貝拉·羅納」的名字組織了「新死亡先鋒」,與木星的野心對抗。
薩比尼·夏爾()
新死亡先鋒的另一位王牌駕駛,負責駕駛海盜鋼彈X2。原本為宇宙巴比倫帝國死亡先鋒的菁英,但對帝國的慘酷作法不滿而背叛,加入了貝拉一行人。但其貴族主義的思想到加入新死亡先鋒後仍沒有改變,認定「貝拉·羅拿」是統領人類的最佳人選,所以連金凱杜也不完全信任他。後來認為木星帝國的體制能令貴族主義實現,便帶著貴族主義的支持者挾持貝拉進行叛變,失敗後駕著X2撤退到木星船艦。但木星帝國並未完全信任他並對他施以嚴刑拷打,再次登場時,失去了過去的冷靜和貴族行為,不時失控狂笑有如精神崩潰。在新死亡先鋒和地球聯邦軍對峙時,以X2改假冒新死亡先鋒向聯邦軍開火,挑起雙方戰鬥,並在混戰中成功擊敗了金凱杜。故事尾段,深信德卡契會把地球毀滅後的世界交由他管理以實現其渴慕的貴族主義,與奇蹟復活的金凱杜進行第二次決戰,最後戰死在X1的熱能短刀下。
貝娜提·布里耶()
13歲,因不明原因被木星人追捕,海盜騷動後又因尾隨托比亞移動而誤上海盜船的地球圈留學生。實際身份是木星帝國的公主,「提提妮絲·德卡契」(日语:),是木星總統德卡契與地球圈女性間因政治聯姻生下的孩子。對父親侵略地球的方針感到疑惑,想親眼看看已故母親出身的地球圈而躲在留學船裡偷渡。被追補的途中遇上還是留學生的托比亞,最後也因此陰錯陽差的躲到海盜的母艦上。手背上沒有一般木星人用來識別身分地位的數字紋身,隨身帶著的墜子是母親的遺物,也是公主的身分證明。
雪琳頓·羅拿()
貝拉·羅拿的表妹,目前台面上貴族主義支持者所推舉的領袖。能力極強的新人類,有聚集新人類或有其素質的人,而捨棄舊人類的想法。原本受委托運送海盜鋼彈X3給貝拉等人,但在不願戰事繼續擴大下,利用交補給品的機會暗中聯絡聯邦軍,讓聯邦軍將海盜一舉補獲,新死亡先鋒因此而毀滅。欲強行網羅有優秀新人類素質的托比亞,卻輸給托比亞不捨棄「身為人類」的希望的堅強氣魄,放任他把最新型的海盜剛彈X3帶走。托比亞在最終決戰前寄給她的信,裡面記述著托比亞在地球的體驗和對新人類與舊人類的看法。

木星帝國

格拉克斯·德卡契()
木星帝國的總統,花費70年光陰將木星圈建造成人類可居住的環境的指導者。這70年中,地球圈對木星圈的困境毫不關心,木星圈成型後又以低劣的政治聯姻強迫木星圈附庸,與該名地球聯邦送來的女性誔下貝娜提。
來自地球圈的妻子是位溫柔的理想女性,卻讓德卡契深感這份溫柔是在炫耀豐繞大地上成長的人才會擁有的餘裕心靈。自卑令其精神病態地扭曲,對地球圈豐富的資源與因這份資源而生的餘裕和傲慢充滿了憎恨與劣等感。因此杜加奇表面上對地球圈保持和藹親切的鄰居形象,私底下卻將木星圈發展成上下關係嚴謹的木星帝國,並教育國民要奪回地球上豐富的資源。不過這只是欺騙國民為其棋子的手段,德卡契內心真正的願望只是想把可憎的地球燒成灰燼。假若願望成功,對沒有地球的世界會如何不感興趣。
已年過90高齡,一直坐在浸泡於不明液體中的王座上,透過玻璃對部下下達指示。將自己的思想與人格複製到9個生化腦上,配合人偶做出自己的9個分身。本尊登場時外表比起分身們更為衰老,靠生命維持裝置續命。
卡拉斯()
是托比亞留學生時代的恩師,但真正身份是木星帝國的特工成員。同時也身為帝國的精銳人才養成教師,在被稱為「學校」的地方訓練吉莉,和《鋼鐵之七人》中出場的歐羅芭以及卡利斯托兄弟等人。對於托比亞的新人類能力非常中意,即使暴露出身為木星帝國成員的身分後,仍然三番兩次的欲拉攏托比亞到其麾下。最後更親自率領新人類部隊與托比亞對戰,敗北死亡。
巴恩斯·岡茲巴克()
木星帝國上尉,木星帝國機動戰士的駕駛員,在三年前因一場意外喪失兒子,自此後出擊時均不戴頭盔。因為在木星帝國內頗有功績,所以其專用MS極為罕見的被允許使用個人配色。在氫氣採集站中與海盜軍交戰後,因其實力被拔擢至死亡旋風隊中。雖然跟托比亞處於敵對立場,但因為托比亞與自己亡故的兒子年齡相似,常常露出對其關心,並在最後戰敗後告知托比亞木星軍母艦的弱點。
吉理·加度嘉·亞史皮斯()
木星帝國少校,木星帝國精銳戰鬥部隊「死亡旋風」的隊長。出身自木星帝國的精銳養成學校,木星帝國的次期幹部候補。是卡拉斯直屬的新人類部隊且視之為心腹,自尊心非常強(甚至可說是傲慢)。首次登場的時候比托比亞矮小,但其實跟托比亞年齡差不多。本傳結束後在地球上居住,因引力與環境改變,在《鋼鐵之七人》再登場時比托比亞高了不少。
蘿絲瑪莉·拉斯貝利()
死亡旋風隊的女性駕駛員。性格上最喜歡金錢與血腥的騒動,只要有錢就好辦事,從其言行來看似乎並非木星帝國的軍人,而是傭兵。在死亡旋風隊中所搭乘的MS,是負責敵機的牽制、擾亂,但並沒有致命一擊的攻擊力。駕駛海盜鋼彈X2負責俘虜托比亞的公開處刑,但是因為對於手無寸鐵的托比亞過於大意輕敵,導致X2為托比亞所奪走。後來在地球的掃盪戰中敗北。
薩比尼·夏爾()
參照「角色介紹-新死亡先鋒-薩比尼·夏爾

地球聯邦軍

夏力遜·馬汀()
地球聯邦軍第17機動中隊的大尉、量產型鋼彈F91部隊的隊長,駕駛藍色高達F91的皇牌駕駛員,有「聯邦的青色閃光()」的稱號,是第一位讓金凱杜動用X1光束盾的高手。在立場上和新死亡先鋒處於敵對狀態,但在和木星帝國的決戰中,瞬間就理解了金凱杜等人突擊木星母艦的用意並從旁掩護,幫金凱杜與托比亞製造衝入木星母艦的機會。

登場機體

新死亡先鋒

XM-X1\F-97 海盜鋼彈X1(,)
規格
海盜鋼彈X1
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1
型式編號 XM-X1
(SNRI內部型號:F97)
所属 宇宙海賊 新死亡先鋒→
宇宙海賊 新死亡先鋒 殘黨
建造 海軍戦略研究所(SNRI)
生產形態 試作機
頭頂高 15.9m
全備重量 24.8t
出力 5,280kW
推力 25,000kg×4
(最大30,000kg×4)
装甲材質 Gundarium合金高陶瓷複合材
武装 火神砲×2
光束軍刀×2
熱能短刀×2
剪型錨×2
Zan Buster(Beam Zanber/Buster Gun/榴彈發射器)×1
烙鐵標識器(光束盾)×2
搭載者 金凱杜·那烏
托比亞·亞羅納克斯
烏蒙·薩蒙
新死亡先鋒王牌MS,機體編號XM-X1,主要駕駛員為金凱杜·那烏。
S.N.R.I製造並偷渡給新死亡先鋒進行實戰測試。SNRI內部正式型號為F97。特徵為大型且突出於背部的十字型可動推進器、接近戰取向的各種武裝和配合海盜偽裝而塗裝在頭部的骷髏記號。和F91一樣在嘴部裝有排熱孔,在作中能頻繁看到開啟散熱的場面。
背部的十字型可動推進器為S.N.R.I.特別為木星圈高重力環境所設計。一般要在高重力環境下保持高運動性,MS會需要出力更強的噴嘴制馭姿勢,但高出力的噴嘴會使機體重量增加,增加的重量又會需要更強大的噴嘴而陷入惡性循環。S.N.R.I.的解決方案是將海盜鋼彈的主推進器拆成四組、分布於十字型尾翼末端,並使其可自由調整噴射方向,成功在保持高運動性的前提下減少了噴嘴需要。
接近戰取向武裝則是對應在U.C.0133年已變成MS標準裝備的光束盾對策。因在雙方MS均展開光束盾的前提下,一般射擊武器很難造成有效傷害,故海盜鋼彈是以衝近對方身邊,從光束盾死角攻擊為前提進行設計,但對駕駛員的技術要求也相對提高,是針對王牌飛行員設計的機體。
本機採用了和RX-78GP01近似的核心戰機系統,駕駛艙加上十字型可動推進器可從背部分離後獨立飛行,主要功用是增加駕駛員逃生機會並保存實戰資料。核心戰機靠著原本木星圈MS用的強大推力,在地球大氣圈內也能飛行。
武裝
斬刀破壞槍(,ザンバスター)
光束步槍,能拆成光束手槍「破壞槍」和粒子加速式光束軍刀「光束斬刀」的特殊武裝,平常以分離狀態掛在腰間兩側,也能充當榴彈發射器,發射包含核彈等各種彈頭。
破壞槍(,バスターガン)
造型類似燧發手槍的光束短槍。
光束斬刀(,ビームザンバー)
粒子加速式光束軍刀,產生光束刃後外型近似海盜使用的彎刀
除了是高出力光束軍刀,更將米諾夫斯基粒子進行縱向加速,使威力更上一層樓,能將使用一般光束盾的機體連盾帶機一起砍斷。
光束軍刀()
核心戰機狀態時設置在機首兩旁、組合後設置在兩肩的光束槍,拔出後可當光束軍刀使用,性能和一般泛用光束軍刀相似。
烙鐵標識器(光束盾()
裝備在兩手手臂上的光束刃產生器,能從十字狀開口產生十字錐狀的光束刃,調整光束的展開方式也能當作光束盾使用。和手臂連接處是可動關節,能配合手臂的動作當作格鬥武器使用,像烙鐵一般在目標上刺出「X」狀的傷痕。
熱能短刀()
外型近似藍波刀的小型實體刀。左右腳各裝備有一把,利用腳部推進器產生的餘熱燒紅刀身,能溶斷切割對象。平常握住刀柄後再從小腿上拔出使用,但也能從腳底只伸出刀刃配合踢擊使用或直接當飛刀射出。
火神砲()
兩側頭部各搭載一門,合計兩門。
剪型錨()
由前護裙變形而成的錨,前端為夾子狀構造,可用於捕捉敵人或固定機體。
ABC斗篷 / 披風(,Anti Beam Coating Mantle / Cloak)
能以蒸發表面方式抵銷光束武器攻擊的布質外掛護甲,平均單點可承受5發光束步槍攻擊。優點是使用時不額外消耗能量且不像光束盾般發光而隱密性良好。但實體布幔會有阻礙姿勢制馭噴嘴的問題,造成使用上有所限制,新死亡先鋒的泛用MS宗德·凱也只在下半身部份加掛此裝備。但海盜鋼彈因使用上述十字型可動推進器而和此裝備相性良好,使用時幾乎可包裹住全身。本裝備另一項缺點是無法有效防禦持續對單點進行傷害的光束武器,木星帝國MS巴塞的光束圓鋸就是針對此項弱點開發的裝備。
  • 海盜鋼彈X1改
和原型相比,只修改了左右後護裙部份,將原本收納剪型錨鍊條的空間改成收納螺旋鋼鞭,原本的剪型錨因此無法使用。
武裝
螺旋鋼鞭()
為了對抗夸巴塞的蛇型手光束圓鋸,以先鋒母艦上現有零件趕製出的武裝,鑽頭狀前端能高速旋轉的高貫穿力鞭子。雖然威力比不上光束圓鋸,但面對以兵器長度壓制海盜鋼彈的巴塞,比巴塞的蛇型手更長一點的螺旋鋼鞭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XM-X2\F-97 海盜鋼彈X2
和海盜鋼彈X1同型的MS。主要駕駛員為薩比尼·沙路。
基本性能和X1完全相同,但配色改為黑色,部分造型如天線和嘴部排熱孔也和X1有差異,並以射擊槍兵作為主要武裝。
武裝
射擊騎槍(,Shot Lancer)
死亡先鋒從宇宙巴比倫帝國時代以來的傳統武裝。將圓筒錐狀的騎槍基部組合上機槍,除了當格鬥武器外,也作為近至中距離的射擊武器使用。槍身部份猶如俄羅斯套娃,可將外層部分作為質量武器射出,貫穿力優異。
XM-X3\F-97 海盜鋼彈X3
海盜鋼彈的三號機,故事中盤才登場。主要駕駛員為托比亞·亞羅納克斯。
基本性能和前兩台並無差異,但加厚了前胸裝甲,並在上面追加裝飾用骷髏浮雕和兩挺格林機砲,兩臂的烙鐵標識器被替換成「I力場」產生器,追加新武裝「村正狂刀」。
武裝
臂部I力場產生器()
左右手各裝備一具,對光束武器折射、防禦效果極佳,X3甚至能用來徒手抓住光束刀刃。
有冷卻時間長於啟動時間的明顯缺陷[1],實驗武裝的意味濃厚。
村正狂刀()
同時具備格鬥與射擊功能的劍狀兵器。本體功能近似光束步槍,除射擊外,槍口(劍刃的頂端部分)也能生成格鬥用光束刃,提高出力進一步伸長後甚至能做出廣範圍的斬擊。實體劍刃的外緣布滿了14具小型光束軍刀,同時啟動的狀態下,除了同機體搭載的臂部I力場產生器外,在本作可說是無堅不摧。
XM-10/F97-E 弗林特()
海盜鋼彈的地球圈用量產版本,移除了木星圈用的抗放射線等機能和剪型錨等部份武裝,但保留了背部推進器與核心戰機系統,機動性依然相當優秀。
S.N.R.I檢討新死亡先鋒提供的戰鬥資料後做出的機體,原本預計以「F97」名義賣給地球聯邦軍。但新死亡先鋒和木星帝國的戰鬥延燒到了地球圈,販售計畫也因擔心和海盜的關係曝光而中止。
宗德·格()
外觀和舊死亡先鋒的主力MS「迪南·宋」十分相似,但體型更小一號的超小型MS。性能並不突出,肩部裝備了光束盾,下半身掛有ABC披風,以射擊騎槍為主要武裝。故事前期擔任新死亡先鋒的主力MS,但已經是零件不再生產的十年前老機體,最後因沒有零件修理而不得不淘汰。

木星帝國

EMS-06 巴達拉
EMS-07 艾歷巴多
EMS-09 華高
EMS-10 比達・巴達拉
EMS-VSX1 巴塞
EMS-VEX1 量産型古巴謝
EMS-VSX2 巴比茲
EMS-VSX3 多托加
迪奧拿
XM-X2ex 海盜高達X2改
木星軍回收被托比亞當作誘餌棄置宇宙的海盜鋼彈X2,再以自己的技術修補而成的機體。主要修復了被托比亞帶走的核心戰機部份,但以木星科技無法完全重現S.N.R.I.的技術,不只核心戰機部分無法分離,大型化的十字型背部推進器也只有和原型相當的推力。
木星軍從此機獲得的資料,是日後開發出機動戰士天草和機動戰士柯爾尼格斯的重要基礎。
EMA-03 卡古利祖
EMA-04 艾利法蒂
EMA-06 艾歷哥利拿
EMA-07 羅迪拉斯
EMA-10 迪比尼達多

地球聯邦軍

  • F-91 量産型鋼彈F91(夏力遜專用)
  • F-91 量産型鋼彈F91
  • RGM-109 重裝炮
  • RGM-89 傑剛
  • 133式鐵球

漫畫

角川Comics Ace版
册数日本标题中文標題日本ISBN日本发行时间台灣東販版ISBN台灣東販版发行时间
1機動戰士鋼彈X1ISBN 4-04-713103-21995年3月10日ISBN 957-643-645-11998年1月1日
2機動戰士鋼彈X2ISBN 4-04-713113-X1995年8月7日ISBN 957-643-684-21998年3月1日
3機動戰士鋼彈X3ISBN 4-04-713128-81996年3月6日ISBN 957-643-696-61998年4月1日
4機動戰士鋼彈X4ISBN 4-04-713145-81996年8月8日ISBN 957-643-709-11998年5月1日
5機動戰士鋼彈X5ISBN 4-04-713175-X1997年2月7日ISBN 957-643-736-91998年6月1日
6機動戰士鋼彈X6ISBN 4-04-713185-71997年6月5日ISBN 957-643-744-X1998年7月1日
新裝版

新裝版更換封面和卷首彩圖,保留機械解說,部分集數追加訪談、用語解說或附錄漫畫。

册数日本标题中文標題日本ISBN日本发行时间台灣角川版ISBN台灣角川版发行时间
1機動戰士海盜鋼彈1ISBN 978-4-04-715645-62011年1月26日ISBN 978-986-287-660-22012年4月25日
2機動戰士海盜鋼彈2ISBN 978-4-04-715646-32011年1月26日ISBN 978-986-287-848-42012年7月27日
3機動戰士海盜鋼彈3ISBN 978-4-04-715686-92011年3月26日ISBN 978-986-287-937-52012年9月11日
4機動戰士海盜鋼彈4ISBN 978-4-04-715687-62011年3月26日ISBN 978-986-325-001-22012年10月18日
5機動戰士海盜鋼彈5ISBN 978-4-04-715718-72011年6月25日ISBN 978-986-325-115-62012年12月12日
6機動戰士海盜鋼彈6ISBN 978-4-04-715719-42011年6月25日ISBN 978-986-325-211-52013年2月8日

相關作品

註解

  1. X3的臂部I力場產生器,只要連續啟動超過105秒便必須強制冷卻120秒,雖然左右手交替使用能維持105x2=210秒的力場,但在第一具產生器的強制冷卻完成前另一具便跟著過熱(120>105)。也就是在必須長時間開啟I力場的危險戰場上,X3每使用210秒I力場便有15秒的時間處於兩臂產生器都強制冷卻,無力場可用的危險狀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