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韻

止聲[1]止韻[2]又稱毘灑勒沙尼去聲[3](或是梵語詞,意為“發出,瀉出”。在梵語音韻學()中)是一個音素 [h]的名字,寫為IAST <>。毘灑勒沙尼是吠陀梵語詞末的/r/或在經典梵語中演變產生的變音,類似上古漢語/-s/演變爲/-h/後逐漸發展爲漢語去聲的過程。由於/-s/是常見的吠陀梵語后綴(主格單數,第二人稱單數等),止韵經常出現在經典梵語文本中。在梵語音素的傳統次序中,止韵和随韵獨立於元音和輔音之外。

涅槃点
附加符号

重音符號

尖音符 / 鋭音符ˊ
雙銳音符˝
重音符 / 鈍音符 / 抑音符ˋ
雙重音符̏

短音符˘
抑揚符 / 倒折音符 / ˇ
軟音符¸
揚抑符 / 折音符ˆ
曲音符 / 分音符¨
·

空點(隨韻, ˙
仰月點(隨鼻,     ଁ ఁ '
努克塔点(波斯音,  ̣
怛達點畵(半音,    

上鉤符 ̉
触角 ̛
長音符ˉ
反尾形符˛
上圓圈˚
粗氣符 
柔氣符 ᾿

有时用作变音符号的标记

引號
删节线|
冒號:
逗號,
連字號˗
波浪號 / 顎化符˜
titlo ҃

悉曇文蘭札文婆罗米系文字中,使用涅槃点表示毘灑勒沙尼。

止韵在吠陀文本中的精確發音依據 shakha 而變化。有些發音要在擦音之后輕微的回顯一下前面的元音,比如 要被發音為 [ɐhɐ],而 要被發音為 [ihi]

外部連結

  1. 呂澂《聲明略》:「考南本《涅槃》〈文字品〉自短阿至炮,先於十四音列舉其十;次菴、痾列二界畔字(亦曰隨韻及止聲)」
  2. Peter Lunde Johnson. On Realizing There is Only the Virtual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99
  3. 文廷式纯常子枝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