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洛

武洛,位於臺灣屏東縣茄苳村,指稱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客家聚落。[1][2][3]史上曾有臺灣原住民馬卡道族的武洛社,今已不存。[4]

概述

武洛之名稱可溯至原住民馬卡道族武洛社。清朝康熙年間(1706年左右),來自廣東嘉應州的移民向武洛社承租土地開墾,墾成了武洛庒,是當時屏東平原最北端的客家聚落。當時由原鄉渡台赴台的墾民,分為上武洛庄、下武洛庄,最多時達兩千餘戶。[5]

伊能嘉矩考據,康熙年間的番界線為於武洛[6]乾隆時代亦設有武洛汛,駐兵數名。

由於水患頻繁的發生、又遭受周圍漳州人、原住民族群威脅等因素,武洛的客家人不斷向外尋找新的土地開拓。1736年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率領族人開墾瀰濃(今美濃區)。[7]右堆的客家人以武洛為最早的根據地,持續往東方、北方開基新的客家庄,許多居民他遷至環境更安穩的村庄,武洛的規模反而縮小。瀰濃在乾隆年間移民漸多、戰鬥與防禦漸強後,逐漸取代武洛成為六堆中右堆的主要聚落。[8]咸豐年間興建信仰中心福安宮,祭祀伯公[9]

至日治時期,規模較大的頂武洛已廢庄,留存至今的武洛其實是下武洛[10][11][12][13]。目前武洛約有一百多戶,大多數為鍾姓[14]

武洛由於周圍都是閩莊,當地的客家話混合了部份的閩南語成分,成為一種特殊腔調的客語方言島,稱為客家話武洛次方言。居民通行這種特殊的客語,也說閩南語[15][16]

參考文獻

  1. 參考內政部網站所刊行的屏東縣里港鄉行政區域圖. [201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參考曾彩金,認識六堆,武洛庒於康熙年間已存在,該文無說明明確的開墾年份
  3. 參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社會篇,「康熙45年(1706)左右.嘉應州五縣人.有鍾、曾、林、邱等氏至武洛溪發源地的隘寮溪南岸.向武洛社承租溪邊土地開墾。」
  4. 根據伊能嘉矩的說法,武洛社遷移往高樹鄉泰山村的加蚋埔
  5. 參考《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第18頁。
  6. 《台海使槎錄》
  7. 參考美濃鄉土教材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8. 參考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
  9. 簡佳華,〈里港地區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之研究〉,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9,頁151。
  10. 中華民國內政部 臺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 武洛,,《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臺灣省文獻會
  11. 中華民國內政部 臺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 上武落(頂武洛),,《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臺灣省文獻會
  12. 參考屏東縣里港鄉網站各村介紹,
  13. 參考里港社教站網站
  14. 參考http://163.24.17.16/6dueistudy/7/7page077.htm
  15. 張屏生,六堆地區客家方言島的語言使用調查以武洛地區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6. 呂茗芬,屏東地區閩客雙方言接觸現象-以保力、武洛及大埔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