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案:靈魂追兇

死案:靈魂追兇(英语:,,又译作「」)是由Airtight Games開發並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發行於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4Xbox 360Xbox One平台的动作冒险神秘隱蔽類遊戲,同時也是其第二款以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為發行商的作品,遊戲採用第三人稱視角,並於2014年6月至9月間在全球發佈。

死案:靈魂追兇
    类型动作冒险隱蔽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4
    Xbox 360
    Xbox One
    开发商Airtight Games
    发行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总监鹽川洋介
    制作人杉山直人(暫譯)
    设计师埃里克·斯圖德(Eric Studer)
    音乐傑森·格雷夫斯
    引擎虚幻引擎3[1]
    模式单人
    发行日
    • 北美:2014年6月3日
    • 澳洲:2014年6月5日
    • 欧洲:2014年6月6日
    • 日本:2014年7月17日(PC除外)
    • 日本:2014年9月4日(360、XONE)

    玩家扮演一位名叫羅南·奧康納(Ronan O'Connor)的偵探,並在虛構版本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塞勒姆活動。故事以羅南追捕一個惡名昭彰的連環殺手「貝爾殺手」(The Bell Killer)為中心。而在遊戲開始前,羅南就被「貝爾殺手」逮到並遭槍殺,導致他在遊戲開始後以鬼魂的姿態回歸,然後羅南被其早已死去的妻子茱莉婭(Julia)告知必須解決「貝爾殺手」的謎團才可重回死亡國度。

    遊戲玩法

    《死案:靈魂追兇》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版本的麻省城鎮塞勒姆,採用第三人稱視角遊玩,並由玩家飾演偵探羅南探索市內各處。塞勒姆有多個地方可以探索,如教堂、公寓大樓和墓地等。玩家必須完成關卡才可使故事進程有所進展[2]。遊戲中有數百種可收集的物品,包括「女鬼的訊息」和包含有關羅南生前資訊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紙屑[3]。主角由於是鬼魂的關係,他具有許多幽靈般的能力,如傳送或侵佔他人身體等[4]。每個區域都有助長關卡或故事進展的線索,而發現方式則類似於《黑色洛城》的搜查方法[5]

    開發

    《死案:靈魂追兇》的出現是因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想吸引更多的西方市場的玩家。該公司的創意總監鹽川洋介想出一個遊戲點子:由玩家扮演鬼魂,他想到這點子後馬上把它交給Airtight Games的開發團隊[6]。Airtigh Games的CEO馬特·布倫納(Matt Brunner)稱他們收到提案後想到各種圍繞著鬼魂的概念,其中有一些「幾乎都是超級英雄故事」[6]。在接受IGN採訪時,塩川表示自己受到電影《終極警探》的啟發,他自問:「如果約翰·麥克連死了怎麼辦?如果約翰·麥克連被殺該怎做?他會放棄嗎?」[7]塩川認為麥克連不會放棄,即便他是一隻鬼,他還是會想方設法拯救包括他妻子在內的在納卡卡廣場內的人,而這就是遊戲的初始概念[7]

    團隊在整合西方和東方哲學對鬼魂的看法時遇到麻煩[6]。對於此事,布倫納表示:「在我們整合兩種哲學時,對於要如何支持玩家飾演的角色,我們有很多假設是注意不到的。我想說的是,它令我們過了一段很好的一年半來得出這種感覺,這種感覺類似於『什麼,是真的嗎?哦,所以這就是你說的意思。』」[6]

    評價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PS4:61.29%[8]
    PC:58.15%[9]
    XONE:55.76%[10]
    MetacriticPS4:59/100[11]
    PC:59/100[12]
    XONE:51/100[13]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Destructoid4.5/10[14]
    Edge4/10[15]
    电子游戏月刊5.5/10[16]
    Eurogamer6/10[17]
    Game Informer6.5/10[18]
    GamesRadar[19]
    GameSpot6/10[20]
    IGN5.5/10[21]
    Joystiq[22]
    Polygon7/10[23]
    VideoGamer.com4/10[24]

    《死案:靈魂追兇》在發售後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大多數批評集中在戰鬥貧乏,篇幅短小,重放價值不高和缺乏困難地方方面。不過,遊戲的故事和原創概念也得到一定的讚賞。。Metacritic給予PS4版和PC版本的分數皆是59分,前者根據60條評論[11],後者根據22條評論[12],而XBOX版則為根據17評論的50/100分[13],三者皆屬「好壞參半」。

    IGN的露西·奧布萊恩為《死案:靈魂追兇》給出「平庸」的評價,給它5.5/10分並說:「《死案:靈魂追兇》有一些很好的概念,但它們都不夠火候與利用不足,對我們來說缺乏投入性更令這看起來是一款只有一條故事線的遊戲。它以偵探疑案為中心的思想勉強達到標準,但我還是覺得《死案:靈魂追兇》令我過了10個小時沒意義的工作。」[21]

    GameSpot的湯姆·麥克謝(Tom McShea) 則對《死案:靈魂追兇》給予略為負面的6/10分,他稱讚遊戲故事的某些方面並稱:「儘管有些少問題,我還是沒有理由去對《死案:靈魂追兇》不抱任何幻想。即使我知道這遊戲是多麼的荒誕不經,但我仍是對它緩慢發展的故事非常投入。」[20]

    Game Informer的安德魯·雷納(Andrew Reiner)則給該作6.5/10,他總結出他的評論:「《死案:靈魂追兇》是一款前一秒讓我熱烈讚揚,後一秒卻把我拖進泥沼的遊戲。這遊戲值得你付出時間去玩嗎?我想是吧。儘管它有很多缺點,我還是被它娛樂到不想放下的地步。這是一款將令人滿足的謀殺疑案和二流遊戲混在一起的作品。該作的遊戲故事深深贏得我的歡心,你可以在《死案:靈魂追兇》中得到很多樂趣(或許不是),但前提是你要忍受這款低劣的調查遊戲。」[18]

    參考資料

    1. Scammell, David. . VideoGamer.com. 2013-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英语).
    2. . YouTube. 2014-05-25 [2018-08-16] (英语).
    3. . IGN.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英语).
    4. . IGN. [2018-08-17] (英语).
    5. Reynolds, Steve. . HITC Tech. 2014-06-06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英语).
    6. Takahashi, Dean. . Venturbeat. 2013-02-28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4) (英语).
    7. Shea, Cam. . IGN.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英语).
    8. .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9. .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10. .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11.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12.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13.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14. Vincent, Brittany. . Destructoid.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英语).
    15. Staff, Edge. . Edge.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英语).
    16. Holzworth, Chris.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2014-06-02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英语).
    17. Whtiehead, Dan. . Eurogamer.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英语).
    18. Reiner, Andrew. . Game Informer.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英语).
    19. Rudden, Dave. . GamesRadar. 2014-06-02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4) (英语).
    20. McShea, Tom. . GameSpot. 2014-06-03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英语).
    21. O'Brien, Lucy. . IGN. 2014-06-02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英语).
    22. Arendt, Susan. . Joystiq.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英语).
    23. Riendeau, Danielle. . Polygon. Vox Media.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英语).
    24. Phipps, Brett. . VideoGamer.com. 2014-06-04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