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1],世以字行,初武將,齊州鄒平(今山東鄒平)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後裔段文昌段成式等人皆有文名。

生平

其父段偃師為太原書佐。李淵起兵時,授右領大都督府軍頭,大業十三年(617年),於潼關之戰擊敗擒获隋將屈突通,授光禄大夫、开国县侯,又从秦王李世民讨伐薛举刘武周,以功授樂遊府驃騎將軍,进封武安郡公,食邑二千户。

在讨伐王世充时,冲锋陷阵深入敌阵,马匹倒毙,被敌军所擒。敌军两骑夹持其发髻,在要渡洛水时,段志玄突然纵身,将二人拉坠马下,夺得马匹驰归回营,敌军数百骑在后追赶,但是迫于其勇不敢逼近。

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权力斗争中,段志玄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没有接受两人的金银财帛诱惑,并在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中,与尉迟敬德等一起讨杀李建成李元吉

太宗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梁州都督,进封樊国公,食实封九百户。又以本官检校原州都督,统承风道行军总管征讨吐谷浑。不久父亲段偃師去世离职。但很快就起复为原来的官职。

长孙皇后去世时,段志玄和宇文士及分别统率送葬的文武官员出肃章门。

貞觀十一年(637年),太宗定世封之制,被授金州刺史,改封為褒國公

貞觀十二年(638年),检校武候大将军,不久迁任右卫大将军。

貞觀十四年(640年),加鎮軍大將軍。

貞觀十六年(642年)由于悲痛母亲去世,哀伤导致病发,不久病逝于京师醴泉里府第,年四十五岁,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諡號“忠壮”。画其图像保存于戢武阁(凌烟阁前名)。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画图像于凌烟阁,位列第十。

家世

  • 祖父:段瑗,北齐平陵县令。
  • 父亲:段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李渊起兵,官至散骑常侍、郢州刺史、益都县开国公,死后赠洪州都督,谥信公。
  • 兄:段会,字志合,唐朝初年,授朝散大夫。以功拜志节车骑将军。后以守浩州之功,授开府仪同。久之,拜左骁卫朔坡府折冲都尉、曲沃县开国男。永徽三年七月十七日(652年8月26日)终于尚书省司勋第,春秋五十九。葬洛阳邙山。妻吕氏(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永徽四年十一月十九日(653年12月14日))。
  • 弟:段志感,贞观十六年段志玄临终前被太宗授予五品左卫郎将。
  • 儿子:段瓚,袭封褒国公,武则天时官拜左屯卫大将军。
    • 孙子:段怀简,袭封褒国公,玄宗开元年间官至太子詹事。
    • 孙子:段怀古。
    • 孙子:段怀艺,坊州刺史。
  • 儿子:段瓘,符玺郎、朝邑令。
    • 孙子:段怀昶,德州参军。
      • 曾孙:段承宗(686—753年),晋陵郡长史。第二子段铣。
    • 孙子:段怀晈。
    • 孙子:段怀晏。
  • 儿子:
    • 孙子:段怀本,礼部郎中、苏州刺史。

段志玄碑

贞观十六年(642年)立。原存于陕西醴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北约150米处段志玄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高3.34米,宽1.05米,厚35厘米。碑额篆书,题《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段公之碑》十六字。碑文正书,共32行,满行65字,碑中部以下鏨损严重。撰文者和书者皆不详。

唐故辅国大将军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公碑铭
  盖闻经邦致治,必资辅相之士;折冲御侮,实赖将帅之臣。是以尚父鹰扬,〇〇周於郏鄏;淮阴〇〇,定〇〇於〇〇。亦有(阙十九字)声雅颂,腾芳史册,存与日月争晖,没与金石不朽。至於拔萃著美,搴旗驰誉,继云和〇〇,〇骅骝之逸轨,其唯忠壮公乎?公讳雄,字志玄,齐郡邹平人也。若夫岱宗隐嶙,崇基冠於众邱;长河浩汗,洪源导於积石。是以庭坚作士,西周〇伯阳之教;干木作师,东海望经明之绩。焕乎方策,岂不然欤?祖瑗,齐平陵县令、〇川太守。德光雅俗,政洽唯良。考偃师,散骑常侍、益都县开国公,赠洪州都督、八州诸军事,谥信公。勤迈中涓,功铭庸器。公禀峻极之秀气,〇淳粹之〇〇,〇〇〇〇孝〇,践〇基於忠烈。仪表瑰奇,器量宏远。峨峨焉,犹曾峰之跱嵩霍;滔滔焉,若清流之登江汉,故能龆年立志,冠岁知名。质性方直,〇希於汲黯;交结豪杰,〇〇〇〇〇。〇〇随大业中,薄伐辽左,公召募从征,年始十四。夫兵战,凶危也;辽碣,遐阻也。童牙而从兵战,忘身而涉辽碣,〇〇之识,基於是矣!高祖道踰汤武,〇〇〇〇;今上地兼鲁卫,爰始登庸。公附翼方举,攀光旭旦,委质迈奔走之臣,就列踰蜀汉士。初〇军头、朝散大夫,从上破西河,迁朝请大夫。又从破宋老生於霍邑,迁银青光禄大夫。昔舞阳策名,从沛邑而力战;子卫效命,临昆阳而先登。永〇茂勋,方驾前烈。又与柴绍、刘文静破桑显和、屈突通,累迁右光禄大夫、上柱国,封临济县侯,食邑一千户。又从上讨薛举、刘武周,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进封武安郡公,食邑并前二千户。公勇冠三军,气高〇战,跃马电发,则〇〇必摧;搴旗〇〇,则坚城〇拔。是以纡金章於岩廊,苞举樊郦;分桓於奥壤,牢笼寇邓,君子以为宜哉。又从上破王世充,〇〇〇第一,公〇〇授太子〇〇,寻迁〇〇〇〇〇〇。上初践少阳,无忘惟旧,除左虞候率。及膺宝命,言念嘉庸,拜左骁卫将军。若乃尽节两朝,(阙十字)踰方召於往〇。〇〇〇勒戈,忠孝〇令,孰能恩隆善赏,礼优夜拜者哉?俄赐别食封四百户,迁左骁卫大将军,又为梁州刺史、怀雍岐三州诸军事、寻进封樊国公,食邑三千户。别赐食封五百户,通前九百户。又以本官检校原州都督,又统承风道行军,讨吐谷浑。丁父忧,未几起复本任文德皇後山陵检校右武候大将军,总(阙十字)之功,〇纪于玉府;加等进秩之宠,岁重於周行。而司勋授册,天下所以劝善;良史执简,後昆所以钦风。〇〇览前书,深惟近代。周之五等,既贻弊于后王;汉之六〇,〇〇〇于〇世。乃授公使持节金州诸军事、金州刺史,子孙承袭。改封褒国公,食邑如故。与司徒赵国公等同受册命。从谒献陵,〇检校武候大将军,寻迁右卫大将军,〇〇〇〇〇〇。外〇〇〇,〇〇卫而齐声;内典钩陈,与辛赵而方轨,非圣帝不能畴茂绩,非奇才不能取高位。於是见君臣之合契,唱和之如一焉。又丁母忧,寻夺情复本职。公孝〇〇发,〇礼夙著。腰剑〇锜,怀蓼莪而疚心;泣血苫庐,瞻几筵而增绝。衔恤成疾,致毁遽渐。中使结辙於里闾,名医韬奇於药剂。上〇〇心膂,慈深覆育,亲降銮跸,就〇〇问。既班〇贵,又诣所言。公铭戴恩私,对扬忠到。城郢之志,岂惟楚臣;慎赦之言,宁惭汉相。既而子舆日棘,平仲不〇。类彼刘〇,游〇宗而长〇;〇〇〇〇,〇〇〇而〇归。以贞观十六年〇月十八日,薨於京师之醴泉里第,春秋卌五。上情深悼伤,举哀於别次。虽汉后之痛第孙,晋君之悲仁祖,方之蔑如。〇〇〇诏曰:“〇〇之道,〇〇於念功;劝善之义,寔深於追往。故镇军大将军、右卫大将军、褒国公段志玄,器宇敦确,风略沉毅。委质运始,宣力霸图。效勇节於麾旌,功勒〇〇鼎〇。〇〇〇〇,诚〇金石。方〇〇历,永寄心膂,与善冥默,奄焉殒丧。震悼之情,倍深伤惜;哀荣之典,宜加恒数。可赠辅国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扬和滁润常宣歙七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余官勋并如故。於昭陵〇侧赐〇茔地并东园秘器。葬事所须,并宜官给。赙布绢五百段、米粟一千石。四品一人监护。其仪仗送至墓所,仍送还宅。”上又追怀功烈,乃诏司存图形於戢武阁,太常考行,谥曰忠壮公。礼也。惟公气岸崇峻,墙宇〇深。戏树幡旗,幼怀〇〇。(阙十一字)才。猛志凌云,扼貔貅而靡惧;高节迈俗,触雷霆而不惊。逮乎河出马图,腰佩〇纽。爵兼千乘,裂〇〇之膏腴;位〇〇〇,极汉庭之荣宠。忠(阙九字)之道,克申於家国;仁义之风,不愆於出内。怀公孙之不伐,慕考甫之循墙。行戒刚强,晦其扛鼎之力;言思木讷,韬其涌泉之虑。加以敦睦宗族,久〇〇〇。怡怡于昆季,恂恂乎乡党。灵府洞开,恕已以及物;仁心天发,轻财以济贫。岂非朝廷之爪牙,人伦之领袖者已!故吏〇正等,慨徽音之遂往,怀遗爱而增恸。〇请书(阙七字)。汉之房〇,尚〇碑于甘〇;晋之庾亮,犹勒铭於江表。况乎诚著草昧,功参征伐,顾灌〇而俯视,軼寇贾而长驱,岂可使改名之客不睹于琬琰,〇葬之(缺十字),为其颂曰:
方叔周,条侯称汉。东都御錄,昭伯翦乱。西晋握图,〇治作翰。美矣人杰,于焉〇贯。
奇节自然,环姿〇发。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方亏日月。气薄霄汉,〇高云阙。
王业肇建,帝道既融。策名若水,披荆汉中。腰鞬靖难,提戟临戎。斩良贾勇,括羽定功。
铸〇〇职,刑马胙土。〇〇〇〇,入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社之荣,超张迈许。
志大心小,位隆德盛。奉国忘身,惴惴毕命。事亲竭力,蒸蒸表行。莅事以勤,临下以敬。
衔恤在疚,夺情〇职。仓巨愈迟,毁深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尽力。藏舟难工,奔义易昃。
冕旒兴哀,缙绅掩泪。恩踰九列,礼亚三事。何以赠之,戎章〇备。何以送之,鉦车按辔。勒铭贞石,义兼庸器。

參考資料

  • 《旧唐书》
  1. 《昭陵碑石》案:碑云:公讳口,字志玄。世以字行,其名已泐,本传亦未及,然据昭陵现存碑石,其名似可推知。据本书《许洛仁碑》云:“武德开元,拜三卫车骑,侯君集、段雄、乔轨,并幕府功臣,悉在部内。”此“段雄”者,既称“幕府功臣”,而唐史未见其人。以扬雄尝作《太玄》测之,疑段志玄即名“雄”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