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楫

汪楫1636年-1689年),字舟次,號悔齋江南休寧縣人。寄籍江都縣。清初詩人。

生平

生於崇禎九年(1636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列一等,授翰林院檢討,纂修《明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六日同中書舍人林麟焻琉球,購得《世纘圖》[1],十一月二十四日回國。曾知河南府,官至福建布政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卒[2]

工於詩,与汪懋麟同里,且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崇禎長編》、《悔庵集》、《使琉球雜錄》、《冊封疏鈔》、《觀海集》一卷[3]

注釋

  1. 王士禎:《池北偶談·琉球世纘圖》
  2. 柯遇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3. 清.汪景祺著《讀書堂西征隨筆》中「再來人」條云:「﹎家方伯楫,字悔齋。病篤,夢老僧授以詩一首:〝日落雲黃老樹根,山中應已閉柴門。老僧待久不歸去,卻在█ █ █ █ 村。〞其中空四字,方伯夢中以筆填之曰〝碧桃紅杏〞。既寤,為人言之而歿。後有某,郭外經行,忽見山水之勝,迥異人世,縱步探幽,石洞中一虎在焉,諦視則方伯也。已髡頂披緇,儼然一苦行僧矣。素與方伯善,駭問之。方伯曰:『為〝碧桃紅杏〞四字公案未得明白耳。』某驚顧間,惟荒煙蔓草而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