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教育
历史

虽然法国的教育体系可以追溯到查理曼时代,但是法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开始于19世纪末。在1880年代,一位律师出身,数次交替出任法国教育部长和总理职务的茹费理(Jules Ferry),通常被认为创立了现代共和国学校(l'école républicaine)。他要求所有15岁以下儿童 -- 包括男童和女童 --必须入学。他还确立了法国公立教育免费和世俗非宗教性的原则,并使这些原则得以强制执行。根据费里法及若干其他法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废止了大部分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法卢法条文,使教育去宗教化。法卢法于1850-1851年制定,该法案大大增强神职人员在教育系统的影响力。
组织
在法国,所有教育计划都由国民教育部(正式名称为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进行管理。该部长官为国民教育部长,是内阁中品级最高的官员之一。2005年8月,部长是Gilles de Robien。
在公立中小学任教的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使得国民教育部成为法国最大的雇主。法国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也受雇于国家。
在法国的公立或接受政府津贴的中小学,对于所有同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都是同样的。不过,还是存在一些专门化部门和多种选择对象供学生选择。所有法国教师都必须参考Bulletin officiel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 (B.O.),列出所有现行计划和 教学指示。它每年需要多次进行调整。[1]
大学区制度
地區 | 大學區 |
---|---|
A區 | 卡昂、克萊蒙菲朗、格勒諾布爾、里昂、蒙彼利埃、南錫-梅斯、南特、雷恩、圖魯茲 |
B區 | 埃克斯-馬赛、亞眠、貝桑松、第戎,里爾、利摩日、尼斯、奥爾良-圖爾、普瓦提埃、蘭斯、鲁昂、斯特拉斯堡 |
C區 | 波爾多、Créteil、巴黎,凡爾賽 |
在法国,称为大学区(académies)的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指定地区的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学向所属的大学区负责,而大学区向教育部负责。不过,私立大学由于独立于政府,也因此独立于大学区。
法国领土被分为35个大学区,其中26个位于法国本土,9个位于法国海外领地。一个大学区通常跨越几个省。大学区也覆盖位于海外的法国学校,例如,位于伦敦的Lycée Français Charles de Gaulle,就属于里尔大学区管辖。
大学区总部(rectorat)通常位于有关地区的最大城市。其长官称为“recteur”。大学区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属于教育制度的人事和国家财政预算。它充当区域差异性与巴黎中央集权管理机构之间的纽带。它确保教育部制定的官方教育程序得到执行。
校歷

在法国本土,学年从9月初持续到7月初。大部分学生在7月14日的国庆日结束他们的学年。校历在全法国是统一的,由教育部统一制定。
对于2005年-2006年学年,全法国在9月2日进入学年的第一天,学年结束于7月4日。
在法国的海外领地,校历由当地recteur制定。
以下主要节日为假期:
- 诸圣节(la Toussaint),10月底和11月初,持续一周半;
- 圣诞节(Noël),圣诞节和元旦前后,持续2周;
- 寒假(hiver),从2月中旬开始,持续2周;
- 春假(printemps),从4月中旬开始,持续2周;
- 暑假(été),从7月初开始,持续2个月。
诸圣节、圣诞节和暑假在全国同步放假。对于寒假和春假,法国被分为3个地区(A、B、C),每个区的放假日期错开一到两周,以防止滑雪和海滨度假胜地出现拥挤的情况。
初等教育
幼儿学校(Maternelle) | ||
年龄 | 年级 | 缩写 |
---|---|---|
3 -> 4 | Petite section | PS |
4 -> 5 | Moyenne section | MS |
5 -> 6 | Grande section | GS |
小学(École élémentaire) | ||
年龄 | 年级 | 缩写 |
6 -> 7 | 预备班(Cours préparatoire) | CP |
7 -> 8 | Cours élémentaire première année | CE1 |
8 -> 9 | Cours élémentaire deuxième année | CE2 |
9 -> 10 | Cours moyen première année | CM1 |
10 -> 11 | Cours moyen deuxième année | CM2 |
法国教育要求6岁儿童必须进入小学就读第一年。许多父母尽早(大约3岁)把孩子送到通常附属于当地小学的幼儿学校(maternelle)。一些人甚至早在2岁时就送入日托中心(pré-maternelle)。幼儿园最后一年(grande section)是教育过程一个重要步骤,在这一年,学生开始进行阅读。
离开幼儿园后,儿童就进入小学。第一年(cours préparatoire)他们学习写字,并完善阅读技能。与其他教育制度相似,法国小学生通常由一、两位教师讲授许多不同学科,如法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后两门很少分开)。在法语中,小学教师称为professeur des écoles (前称为instituteur或其阴性形式institutrice)。
在公立学校中不提供宗教教育。世俗主义(Laïcité)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主要戒律之一,因此学生要学习公民课程,学习关于“共和国”及其功能与组织,和著名的格言自由、平等、博爱(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2004年3月,法国政府颁布规定,禁止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出现所有明显的宗教标志,意在阻止改宗,培养对少数民族团体的容忍。这一法律并不受到所有人欢迎,一些宗教人士和自由主义者团体表示反对,声称这一法律妨碍了受到法国宪法保护的宗教自由。
中等教育
初中(Collège) | ||
年龄 | 年级 | 缩写 |
---|---|---|
11 -> 12 | 6年级(Sixième) | 6e |
12 -> 13 | 5年级(Cinquième) | 5e |
13 -> 14 | 4年级(Quatrième) | 4e |
14 -> 15 | 3年级(Troisième) | 3e |
高中(Lycée) | ||
年龄 | 年级 | 缩写 |
15 -> 16 | 2年级(Seconde) | 2nde |
16 -> 17 | 1年级(Première) | 1ere |
17 -> 18 | 结业班(Terminale) | Term or Tle |
法国的中等教育分为2种学校:
- 4年初中(collège);
- 3年高中(lycée)。
完成4年初中、3年高中后,需要进行业士文凭考试。
自2009年起,法國公立中學逐漸採用地方教育公施設法人(établissement public local d'enseignement ,EPLE)體系。相對於舊制,採用地方教育公施設法人的學校,獲得了更高的自治權。
Brevet
brevet 是法国学生必须获得的第一个正式文凭。为了进入高中,必须获得此文凭。
学校为初中的最后2年(4年级和3年级)进行评分,占一半分值。不过,从2007年开始,只为初中最后一年(3年级)进行评分。另一半分值由最终的考试brevet得出。学生只需参加法语、数学和历史/地理的考试。
业士文凭
业士文凭(baccalauréat,又称为bac)是高中结束时,学生为了进入大学、大学校预备班或就业而必须参加的考试,业士文凭一词既指毕业文凭,又指获得文凭的考试。它类似于英国高级程度会考、美国的SAT(学术能力测验)或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德国的Abitur(德国高级中学13年级毕业文凭)、澳大利亚的高中会考证书(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以及爱尔兰的毕业考试(Leaving Certificate)。
职业教育
尽管法国基础教育是统一治理,但在小学、初中拓宽知识的基础上,高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科选择的多样化,共有文科、经济与社会、科学三大类专业和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工业科学和技术、实验科学和技术以及医学社会科学四个技术专业供学生选择。法国的职业高中属于短期教育,学制为二年,通常出路只有就业,做普通技术工作,但对进入职业高中的优秀学生,政府为其打通了进入普通与技术高中的通道。
在初中第四年,會設有為進入高中就學或職業學校的輔導,稱導向期(cycle d'orientation)。此輔導主要在鼓勵學業性向較差的學生轉向技職方面發展,畢業後走向技術高中或職業高中,或職業訓練中心當學徒。
高等教育
法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大学校(高等學院)(法语:grande école)和大学(université)。大学校(高等學院)比大学享有更高的声誉,是法國菁英份子的搖籃,其选择程序也较具竞争性。例如,最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通常都有萬餘名高等學院預備班的精英竞争幾百個个名额。
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规模较小。
大学(université)
法国的公立大学都以其所在或附近城市和序号命名,例如巴黎拥有13所大学,就分别命名为巴黎第一到第十三大学,其中大部分并不位于巴黎市内,而是在郊区。此外,多数大学还有一个非正式的名称,通常以某个名人或特别的地方命名。有时,也会以某个著名校友命名。例如,路易·巴斯德大学的正式名称是“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
法国教育制度正在经历重大的改革,
大学校(grande école)与大学校预科班(CPGE)
法国的大学校(高等專業學院)是主流架构大学之外的高等教育机构,通常专注于某个单独的学科领域,例如工程或商业,规模适度,通常精心选择入学的学生。大学校普遍拥有较高的声望,传统上培养了法国大部分科学家和高级行政人员。
大学校预科班(classes préparatoires aux grandes écoles,CPGE)是一种预科学校,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得以进入大学校;其中最有声望的大學校包括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巴黎综合理工學院 。进入大学校预科班的竞争性很强,通常基于高中最后两年(1年级和结业班)的成就。大学校预科班设在高中内,但是却属于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意味着每名学生必须通过業士学位证书考试,才能进入大学校预科班。每个大学校预科班在每年四月和五月接受来自全世界的数百名申请入学者,按其严格标准精心挑选新生。少数大学校预科班,主要是私立大学校预科班(占大学校预科班数量的10%),还有面试程序。
參考文獻
- . [2007-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