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

泗州是一个存在于北周清朝之间的,辖地大概在今天的泗县天长盱眙明光泗洪一带,最后州府在现在的泗县城。

历史

古泗州在夏、商、周时均为徐国春秋时,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属吴国。春秋属中国历史上的吴国善稻地,战国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该地为东海郡下的盱台,因县治曾设在山上,取“张目为盱,直视为眙”之意,故县名曰“盱眙”,又因境内山上盛产都梁香草。秦末,楚国义军曾立楚怀王孙心建都于此。西汉徐州刺史部临淮郡盱眙督尉,三国时为魏国徐州下邳郡盱眙县西晋时为徐州临淮国盱眙。

南陈安州。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设置泗州,治所在宿豫县(今江苏省宿迁市)。

通济渠(唐宋称汴渠)自板渚向东,至开封转东南经商丘、宿县、泗洪,至盱眙县北入淮河。隋炀帝曾在山上建都梁行宫,故又称“都梁”(当时写做:盱台),隶属于江都郡。

唐代时为河南采访道下,曾名为临淮郡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为了加强对汴渠漕运管理,徙泗州由宿预县至汴口临淮县,遂改临淮县为泗州城。 泗州城南临淮水,西靠汴河,唐宋两代是漕运中心,有“水陆都会”之称,据《帝年纪略》和《泗州志》记述,这里是“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东达维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土贡:锦、赀布。户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六,口二十万五千九百五十九。辖县多达七个,少至三县。如临淮县、涟水县盱眙县徐城县[1]。“泗州直属疆域,东至清河界洪泽九十里,西至五河县潼河口一百二十里,南至盱眙县淮河二里,北至宿迁界梅花道口一百五十里。辖七乡五十三里,计有镇集二十二个,是洪泽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我国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港口历史名城。

唐朝淮东节度使。五代时为江都府泗州;北宋为淮南东路泗州,州治泗洲城天长县扬州划入泗洲曾为州治。(单立天长军时除外)。南宋淮南东路宣抚使。元朝时,属淮安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降为下州。旧领五县:临淮县、淮平县虹县灵壁县睢宁县。至元十六年(1279年),割睢宁县属邳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割灵壁县入宿州,以五河县来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并淮平县入临淮县。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以盱眙县和天长县隶焉。领五县:临淮县、虹县、五河县、盱眙县、天长县。

明朝设有凤阳府泗州直隶州管辖,明朝政府官方认定此地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朱元璋出生于在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村附近。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泗州城北门外十三里处杨家墩,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明代第一陵——“三祖陵寝”。《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明代和清初期,庐、凤、淮、扬、滁、徐的钦差以及监察御使,凤泗兵备道,江北提刑按察使等官署都曾驻设在泗州。

明清时州城屡遭洪水淹没,康熙时(1680年)陷入洪泽湖,乃寄治盱眙县。由于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地陷,泗州城消失。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泗州徙治旧虹县县城,同时撤废虹县(后发展成今泗县)。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泗州直隶州北洋军阀时曾在凤阳设有淮泗道,之后泗洲分属安徽,江苏两省,只见于一些县名中。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開皇元年区划大業3年
泗州宋州邳州下邳郡
宿豫郡高平郡淮陽郡夏丘郡潼郡下邳郡武原郡郯郡宿豫县 徐城县
淮陽县 夏丘县
下邳县 良城县
郯县
宿豫县高平县淮陽县
臨清县
晋陵县睢陵县下邳县武原县郯县
唐朝泗州辖县
618年宿豫县淮阳县徐城县夏丘县下邳县良城县郯县
619年宿豫县(改名宿预县)、淮阳县徐城县夏丘县下邳县良城县郯县
621年宿预县淮阳县徐城县夏丘县改属仁州下邳县良城县郯县改属邳州
627年宿预县徐城县涟水县下邳县来属,废除淮阳县
634年宿预县徐城县涟水县下邳县虹县[2]来属)
639年宿预县徐城县涟水县下邳县虹县[3]
668年宿预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涟水县改属楚州沭阳县来属)
674年宿预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沭阳县改属海州涟水县来属)
704年宿预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涟水县(新设临淮县[4]
735年临淮县(改治)、宿预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涟水县
762年临淮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涟水县宿预县改属徐州
781年临淮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涟水县盱眙县来属)
806年临淮县徐城县下邳县虹县涟水县盱眙县改属楚州
809年临淮县徐城县涟水县虹县改属宿州下邳县改属徐州
821年临淮县徐城县涟水县虹县来属)
833年临淮县徐城县涟水县虹县改属宿州

刺史

唐朝泗州刺史
  • 夏侯雄(621年)
  • 薛万述(贞观年间)
  • 薛大鼎(贞观年间)
  • 崔公礼(贞观年间)
  • 魏伦(648年)
  • 郑言思(唐高宗时)
  • 元乾直(唐高宗时)
  • 郑某
  • 李茂复
  • 赵本质(690年—691年)
  • 许枢(695年—697年)
  • 李逊(698年—700年)
  • 窦怀让(武周时)
  • 康德言(武周时)
  • 张继本(唐中宗时)
  • 杜惟孝(710年)
  • 裴撝(景云年间)
  • 杨元祎(先天年间)
  • 张安期(开元初年)
  • 郭某(715年—716年)
  • 苏晋(716年—718年)
  • 王同人(728年)
  • 李孟犨(728年—731年)
  • 冯某(开元年间)
  • 卢暕(开元年间)
  • 王弼(738年)
  • 韦绳(开元年间)
  • 李裕(开元年间)
  • 魏晃(开元年间)
  • 于光嗣(开元年间)
  • 郭敬之(开元末年)
  • 临淮郡太守
  • 李某(乾元年间)
  • 张崇晖(760年)
  • 李晃(760年)
  • 韦幼章(上元年间—宝应年间)
  • 李秀璋(唐代宗时)
  • 刘好顺(769年之前)
  • 张万福(784年)
  • 张伾(792年—805年)
  • 薛謇(810年—813年)
  • 田景度(813年—814年)
  • 令狐通(814年)
  • 刘某(元和年间)
  • 李进贤(820年)
  • 苏遇(821年)
  • 李谅(821年,未任)
  • 薛公干(821年)
  • 李宜臣(823年)
  • 崔珙(大和初年)
  • 韦正贯(开成、会昌年间)
  • 郑助(大中初年)
  • 郭圆(大中年间)
  • 徐鄑(大中末年)
  • 穆栖梧(咸通前期)
  • 杜慆(868年—870年)
  • 辛谠(咸通末年—乾符初年)
  • 韦岫(875年—876年)
  • 刘让(884年)
  • 郑廉(中和年间)
  • 于涛(光启年间)
  • 张谏(891年—894年)
  • 台濛(894年—895年)

相关词条

注释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