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
简介
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的投机活动所支撑。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20世纪出现过多次泡沫经济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日本80年代广场协议引發的泡沫经济。其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大幅投機炒作上漲達四年。但是一旦泡沫经济破裂,其影响将波及到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产业甚至国际经济的走势。[1]
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於各項資本投資標的物都出現了大量來不及脫身的「套牢族」,例如日本的泡沫崩壞從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資都有人或公司大量套牢破產,之後產生的社會恐慌心理使得消費和投資緊縮的乘数效应,不只毀掉泡沫成分也砍傷了實體經濟,且由於土地與股市的套牢金額通常極大,動輒超過一個人一生所能賺取的金額,導致許多家庭悲劇,所以這四年爆起爆落的經濟大洗牌等於轉移了全日本社會的大筆財富到少數贏家手中,而多數的輸家和高點買屋的一般家庭則成為背債者,對日後長達一代人的日本社會消費萎縮經濟不振種下了因子。[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持续走热,对此,许多国际经济学者如格林斯潘、井坂忠明皆认为这是新一轮泡沫经济的开始,中国政府对此说法并不同意。[3]
20世纪的泡沫经济往往在各国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之后纷纷破裂。
世界各国的泡沫经济
- 17世纪 荷兰发生鬱金香狂熱。
- 17世纪 日本江户时代的元祿泡沫经济。
- 18世纪 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經濟。
- 18世纪 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经济(南海泡沫事件)。这次事件成为泡沫经济的语源。
- 20世纪20年代 美国泡沫经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量欧洲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国股价飞涨。之后黑色星期二爆发,美国泡沫经济破裂,导致1929年到1930年代的大蕭條,1929年到1933年間道瓊工業指數最大跌幅來到90%。
- 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全球股災,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一天跌幅達到22.6%
- 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日本的日經指數經過1987年全球股災後恢復,但是到了1990年1月到10月日經指數離最高點跌幅最大來到48%。台灣的股市也經歷由12,682高點跌落到2,485點,跌幅達到80.4%。[4]
- 1994年 墨西哥为主的中南美洲泡沫经济
- 1997年 亞洲金融危機
- 1999年 - 2000年 美国互聯網泡沫经济
- 2007年 - 美国为主的全球金融海嘯经济 - 次贷危机
- (长期以来时间幅度和地点跨度存在争议) - 中国房地产泡沫经济,一般认为在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中表现明显。
- 2015年 - 2015年中国A股暴跌事件[1]
參考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 泡沫经济破灭 金银财富效应逆转 中国经济网 2014-05-3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