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荊

洋紫荊學名[1][2]),别名香港蘭英語:);英文名:Red-flowered、camel’s foot,是豆科羊蹄甲屬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並因此獲定為香港市花。該樹現廣泛作為行道樹進行栽培,其花大而艷麗。此花乃紅花羊蹄甲()與宮粉羊蹄甲()雜交而成的品種,與大部分雜交種一樣有無法自然繁殖的問題;其花粉因缺少特定染色體而一般無法結,如能結出莢果(長15至30公分)亦通常不帶種子、無法成熟。[3]

洋紫荊
洋紫荊盛開時的花朵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属: 羊蹄甲屬 Bauhinia
种: 洋紫荊 B. × blakeana
二名法
Bauhinia × blakeana
Dunn
採用嫁接法繁殖的洋紫荊可憑樹皮顏色及質地找到接合處

名称

同属3个种的名称混淆

羊蹄甲属中有3个种的中文名经常被混淆导致混乱,以下為它們在兩岸三地較常用的中文譯名:

-{zh-hans;zh-hant|

學名 大陆 香港 台灣
Bauhinia purpurea 羊蹄甲[4] 紅花羊蹄甲[5] 洋紫荆[6]
Bauhinia variegata 洋紫荊[7] 宮粉羊蹄甲[8] 羊蹄甲[9]
Bauhinia × blakeana 紅花羊蹄甲[10] 洋紫荊[11] 艷紫荊[12]

}-

就以上所見,單“洋紫荆”一詞就分別指三種不同的羊蹄甲屬植物。

与紫荆花的名称混淆

洋紫荊是香港法定代表花卉。但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區花洋紫荊的「洋」字被略去而誤称为“紫荆花”[13],中國大陆媒体也依照“紫荆花”来宣传[14],故中國大陆民眾多称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為「紫荊花」,与一般意义上的“紫荆花”(即豆科紫荊屬的紫荆Cercis chinensis)互相混淆。

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為一名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發現,並且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n)將洋紫荊判定為新物種,並且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人們將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种加詞命名為 '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 Hong Kong Herb. No.1722 的模式標本,相信該標本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被正式定為香港市花,以及將其繪畫於香港市政局旗上的圖案,寓意香港這個遠東海港,有如該棵於1880年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一樣唯一和珍貴。此特有品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 Carol P. Y. Lau、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 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發表研究文章[15],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紅花羊蹄甲宮粉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證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cultivarietas)指栽種變種,nov.(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16]

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複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侷限,這也是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形態特徵

洋紫荊是常綠喬木,株高可達五公尺,樹身可達10米高度,幹長彎曲或平出,生長迅速。單葉互生,先端分岔,由頂端深裂成心形,約8至15厘米長,約等寬,大而薄,葉脈明顯,全綠,相信是由兩片小葉合併而成。由於葉面像心形,因此有些人會稱之為聰明葉,並用以製作書簽

洋紫荊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管狀,單側開裂成佛燄苞狀。花瓣5片,較寬,鮮豔紫紅色,具有香氣,上花瓣(旗瓣)有深紫色的脈紋,其餘四片脈紋較淺,有雄蕊5枚,通常不结果,花期由每年的11月初至翌年3月。由於花朵貌似蘭花,因此也有香港蘭之稱。

香港有長出莢果的洋紫荊。洋紫荊結果現象在大埔區出現。種植洋紫荊旁有結果的紅花羊蹄甲、開花的白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同一地方有4個羊蹄甲屬的品種。在大埔河畔見到結果洋紫荊共有3棵,莢果的數量甚多,並且有很多的位置與花並存。莢果很多未長大已萎縮,而打開莢果內裡沒有種子和沒有繁殖能力。[3]

洋紫荊的葉較羊蹄甲的大,上端葉緣較尖,喜好高溫,常栽培在日照充足的地方,夏季乾旱期要多補充水分,病蟲害少。花期約在10月開始。

象徵圖案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香港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應用了洋紫荊作為標誌,寓意香港這個遠東海港,有如該棵於1880年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一樣唯一和珍貴。1997年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17]的設計圖案。香港金融管理局标志的主体图案也是一朵洋紫荊花。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條文第10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區徽是與洋紫荊不同屬、且花型截然不同的紫荊花。區旗、區徽的「紫荊花」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内地與香港關係緊密,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但區旗只用紅白兩色,所以「紫荊花」圖案便改成白色。

與此同理,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面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洋紫荊雕像

洋紫荊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也是使用洋紫荊作為校花

1990年代香港教育電視中學英文科片頭以花卉系列為主題,其中中學二年級版本為洋紫荊 (Bauhinia Series)。

照片

洋紫荊

相关徽章旗帜

參見

注釋

  1. 由於洋紫荊於2005年初確定為雜交種。所以,根據二名法中對雜交品種命名的定義(參考: 雜交品種名稱),在其舊有學名()的種加詞前加上乘號,變為,以示其為天然雜交種。舊有的學名將全面被新的種名取代。
  2. 漁農自然護理署. .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5-07-14 [2016-01-31].
  3. Ken Lau手記. .
  4.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1-10-24].
  6. . 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7.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1-10-24].
  8. .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1-10-24].
  9. . 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0).
  10.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1-10-24].
  12. . 國立中正大學.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9).
  13. 香港基本法第十條中文版誤称香港區旗區徽上的花是「紫荊花」,但英文版仍稱為bauhinia。原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The regional flag of the HKSAR is a red flag with a bauhinia highlighted by five star-tipped stamens.
  14. 例子可見新華網稱香港市花是「紫荊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5. Hybrid origin of "Bauhinia blakeana"(Leguminosae: Caesalpinioideae), inferred using morphological, reproductive, and molecular data - 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及Richard M. K. Saunders發表於美國植物學會植物學術期刊的文章
  16. 《植下希望》,藍天圖書出版,鄭植著,2008年7月。26頁。ISBN 978-988-8010-07-3
  17. .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5).

參考資料

  • 《細說洋紫荊》,詹志勇著,天地圖書有限公司,ISBN 988-211-328-1。
  • 《樹影花蹤-九龍公園樹木研習徑》,天地圖書 出版,2005年4月。20-23頁。ISBN 988211147-5。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洋紫荊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洋紫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