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

滩簧清朝时流行于地区的一种艺术形式,依时间为序,可分为前滩和后滩。

历史与影响

据考证,滩簧起于清乾隆年间,最初采坐唱形式,即许多艺人围坐在舞台周围,以各自乐器演绎各自角色。最初的滩簧受昆曲的影响较大,基本沿用昆曲唱腔,词白又比昆曲通俗,称为“前滩”。后期则以民歌小调为主,风格显滑稽风趣,称为“后滩”。至清末初,以舞台为基础的戏曲艺术开始兴起,各地滩簧相继改为化妆登台演出,角色增多,曲调、音乐等逐步规程化,从而形成了滩簧腔系的各地方剧种。

滩簧在江南地区影响巨大,沪剧锡剧甬剧越剧评弹姚剧苏剧海门山歌等皆由其影响发展而来。

如今,人还将锡剧称作滩簧;上海人则将苏州滩簧(苏滩)称作滩簧,将沪剧称作本地滩簧(本滩),将甬剧称作宁波滩簧

不过可惜的是,滩簧(即苏州滩簧)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严重摧残,现已失传,只在滑稽戏苏剧中有零星保留。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