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礮臺

滬尾砲臺英語:),又作滬尾礮臺,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台灣淡水港

滬尾砲臺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滬尾炮台的外牆;上面掛著劉銘傳所留「北門鎖鑰」碑文
登錄名稱滬尾礮臺
舊稱滬尾砲臺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關塞
位置 中華民國新北市
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
建成年代 大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

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建築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陣地數座;但砲台使用主炮均已遭日本人拆離,現已佚失。目前中華民國內政部將砲台列為二級古蹟。

地名由來

淡水舊地名「滬尾」之名(閩南語Hōo-bué)應為凱達格蘭語轉譯而來,語源為「Hobe」,是河口的意思。《臺海使槎錄》中稱「虎尾」,《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稱「扈尾」,淡水福佑宮「望高樓碑誌」中稱「戶尾」。可證明不同的「Hōo-bué」名稱皆為「Hobe」轉譯之結果。

另有說法指出,「滬」是指漁民捕魚之設施,「尾」則是指河流出海口。另有一說則是指由臺灣話「雨尾」諧音演化,因為觀音山、淡水河一帶下雨,到此地後雨即停止,故名「雨尾」。 另一說法是「石滬」是早期海邊捕魚的設施,漲潮時,海水將魚群帶進石滬內,退潮時海水從石縫中流出,魚群便留在石滬內供漁夫捕捉,早期台灣北海岸有20~30個石滬群,淡水在石滬群最尾端,故稱「滬尾」。也有說是源自此地在清代中期即和簡稱為「滬」的上海通商頻繁,猶如是接續於上海後尾的城鎮,乃逐漸產生滬尾之名。

歷史背景

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西班牙人曾在此建造砲台,荷蘭人在1642年接替撤離此處的西班牙人興建防禦據點。1661年鄭成功圍攻荷蘭人位於台南的根據地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淡水與基隆的駐軍先後撤守增援大員,離去前將他們駐守的堡壘燒毀,大砲則一併帶走。

鄭氏治台時期,主要的生產根據地集中在台灣南部與基隆一帶,淡水並未有鄭軍設防;直到清治時期嘉慶年間,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清廷在1808年(嘉慶十三年)加派兵力,駐防該地。

1813年(嘉慶十七年),在目前滬尾砲台現址興築砲台作為淡水河口駐衛之責。

中法戰爭後,清廷命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十座砲台,以禦外國軍隊。當時於滬尾炮台上設有四座砲座,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現皆不存。

日治時期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

國民政府來台後,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並派兵駐守。民國七十四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滬尾砲台為二級古蹟,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

現況

2005年,臺北縣政府在淡水設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將「滬尾砲台」納入管理,並結合淡水自然生態,並將其經營成具特色的生態園區。近年來參觀人數與日俱增,並且開始提供給國內藝文團體舉辦相關活動使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滬尾礮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