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

大員」又稱「臺員」是一個古地名,原指臺南市安平區臺江內海」。荷蘭時期乃指今日之安平區,當時也稱作「一鯤鯓」。17世紀荷蘭時期,大員被引申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所在的一鯤鯓。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大員
荷蘭文

早在荷蘭人之前,漢人就在海上並且在赤崁(今台南市中西區)至魍港(今嘉義縣布袋鎮)一帶活動,與平埔族人做貿易。

名稱由來

關於大員之由來,一種普遍的說法說此詞來自臺灣大武壠族大灣社臺窩灣社[1][2]之名轉化而來。

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1603年),福建連江人陳第沈有容追捕倭寇至臺灣安平外海,歸後作《東番記》。文中提到閩南語音大員,說明是「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幫坑,皆其居也」。其後,福建莆田人周嬰在其所著《遠遊篇》中,引《東番記》稱之為臺員。大員、臺員,皆閩南語音,這是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臺灣”原始文字的前身。但指的僅僅是現在臺南“安平”一地,當時臺江未淤積,“臺員”乃一小島,也有稱之為“鯤鯓”。

1624年,荷蘭人攻佔明朝領土澎湖,因在當時明軍準備發動攻勢的威脅下,雙方開始交涉,最後請荷蘭人退出澎湖轉至當時非明朝領土的臺員。1632年,荷蘭人於島上築城並取名熱蘭遮城。1662年延平王鄭成功趕走荷蘭人,設「東都」於赤崁,乃以故鄉「安平」命名。[3]

德國史學家路德維格·里斯研究荷蘭史料後表示,荷蘭人透過這些漢人為通譯,與平埔住民溝通,並把漢人的「大灣」或「大員(tâi-uân)」轉寫為Tayouan。「大員」,亦為最早出現在中文文獻上的「臺灣」原始文字的前身。

然而,早期荷蘭古地圖卻清楚標示「大員」(Tayouan)在台江內海,因此不可能為原住民之番社。台灣史學者翁佳音指出,早在荷蘭人進駐台灣前幾年就透過漢人知道當地被稱為大灣(grote baai),音譯轉寫為Tayouan,其荷蘭文發音與今日「臺灣」閩南語發音雷同。而「臺窩灣」一詞乃日治時期日本人研究荷蘭文獻時的轉譯,後從日文再翻回中文時出現的名詞。因此「大員」本源自台江內海與一鯤鯓所形成的「大灣」而來。 台灣史學者翁佳音認為,這是從漢人對台江內海的稱呼「大灣」之名轉化而來,因不同口音被轉譯成臺員大員等不同稱呼。

其他研究

十七世紀初期,當地的海岸線位在今臺南市西門路一帶,潮水逼近赤崁樓。而外海有十一座沙洲:「海翁線」、「加荖灣」、「隙仔」、「北線尾」、「大鯤身」、「二鯤身」……以至「七鯤身」,與海岸線間圍成一片潟湖內海,稱為「臺江」。其中北線尾與大鯤身間的水道最深,可容海船通過,是出入臺江的主要港道。

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沙洲上建立熱蘭遮城(安平古堡)[4],作為商館與統治行政中心。以大員長官為最高行政首長,總攬全島統治區行政事務。同時設有大員評議會,為最高決策機構。因此「大員」亦作為全臺灣島的代稱。

十七世紀中期,這些沙洲因為淤積而逐漸接近乃至相連。1661年,鄭成功出兵攻打臺灣時,七個鯤身島已經連成一個與內陸相連的長條狀的沙洲半島。因此鄭成功的軍隊在攻下內陸的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後,得以循海路及陸路攻打位在半島前端的熱蘭遮城。大約在此前後,中文文獻多以「臺灣」取代「大員」,大員一詞很快不再使用。

鯤身半島和臺灣本島間的臺江內海,在道光年間逐漸淤淺,最後陸化消失,與臺南連成一片。

參考文獻

  1. . 高雄市: 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2017: 3–4. ISBN 978-986-95852-0-0.
  2. 胡, 家瑜. . 高雄市: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14: 4. ISBN 978-986-04-1415-8.
  3. 陳華民. . 臺北市: 台灣書房. 2011年12月: 頁170至171.
  4. . 方格子. 2018-11-03 [201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台灣)‎).

相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