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北村

灣北村位於灣內的北邊,東邊為太保市,西邊與北邊以朴子溪上游和蒜頭、 雙涵、 新港鄉為界線,是台灣嘉義縣六腳鄉轄下的行政區。面積1.944466平方公里。行政區包含15鄰共有1363人,男性717人,女性646人,為苦楝花道景點所在及花生為加工產業之特色。

灣北村
 中華民國村里

灣北村在嘉義縣六腳鄉的位置
縣市嘉義縣
鄉鎮市區六腳鄉
舊名灣內
區劃15鄰
面积
  总计3.319412平方公里
人口(106年5月)
  總計1,363人
  戶數489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8
村里代碼10010080006
毗鄰蒜頭村灣南村雙涵村
新港鄉安和村朴子市田尾里

地理

此地為六腳鄉最東邊,西邊及北邊則以牛稠溪(朴子溪上游)與蒜頭村、雙涵村、新港鄉為界線,南面灣南村,東邊為太保市[1]

聚落歷史

位在舊灣內的最北部因而得名[1]

教育

灣內國小於1921年創立,日據時期,村民大多務農,因家境困苦,只有少數學生能就學。台灣光復後,就讀的本校學生逐漸增加,自1948年的六個班級到1964年的十八個班級。但因社會發展的關係,年輕人離開家鄉打拼事業,導致農村人口流失,學校目前剩七個班級[2]

文化資源

鳳山宮:建於1835年,恭奉武德英侯章府元帥,別稱為相公,為陳姓祖佛,本來祀奉於民宅,傳說是先民自福建泉州南安縣來臺開墾時所攜帶的保護神[3]

鳳山宮正面
鳳山宮武德英侯碑亭
鳳山宮武德英侯碑
鳳山宮沿革碑
鳳山宮史蹟碑

景點

朴子溪苦楝花道:於嘉義新港鄉綠色家園非常流行,嘉義縣政府準備很多的苦苓樹讓當地的村民種植,但民眾不想把這些樹植於家中,遂把這苦苓樹種植在朴子溪堤坊防汛道路,才有今天這個觀光景點[4]

特殊產業

民國七十五年花生加工產業在灣內開始發展,經過業者研發之後,現今花生已經變成六腳鄉有名的特產[5]

參考文獻

  1. .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2. .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3. .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4. . [2017-07-05].
  5. .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