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
較早的型式於出现在宋代,为粗毛竹中装入火药,稱為火筒或突火槍[1],后来由铜、鐵等金屬製作,故使用了金部的火銃之名。在元末明初時與火筒、銃筒等同為射擊是火器的泛稱。在明代時逐漸演變出兩種形式。一種是在銃身後可裝入木柄以手持的稱為手銃[2]。另一種為需架在架上的大型版本-碗口銃、盞口銃[2]。
詞意變化
参考文献
- Wikisource:zh:宋史/卷197
- 《明史·兵志四》。
-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672页
-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672-672页
- 《中國古代火藥火器史研究》第162頁
- 《清會典》卷五十二、《清朝文獻通考》卷一九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