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
牙周病(英語:),是影響牙周組織的發炎性疾病[1]。疾病早期為牙齦炎,可使牙齦腫痛並可能出血[1]。嚴重則形成牙周炎,使牙齦與牙齒分離,牙齒可能會鬆動或掉落[1]。這种破坏性疾病由積聚在牙齦邊緣的牙菌膜所分泌的毒素令牙周組織發炎所致[2]。常見的牙周病菌種是放線桿菌(actinomyces actinomycetemcomitans)和牙齦紫質單孢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等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Periodontal disease | |
---|---|
类型 | 牙周病理學[*] |
肇因 |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普氏菌[*],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囓蝕艾肯氏菌[*], Tannerella forsythia[*], Treponema denticola[*],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中间普雷沃菌[*], Prevotella nigrescens[*], Parvimonas micra[*], Campylobacter gracilis[*], Campylobacter rectus[*], Eubacterium nodatum[*], Campylobacter concisus[*], Enterococcus faecalis V583[*], 吸煙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牙周病學、牙醫學 |
ICD-10 | K05.4 |
OMIM | |
DiseasesDB | 29362 |
MedlinePlus | 001059 |
牙周病早期一般並無任何症狀,可能會出現牙齦紅腫及口臭,刷牙時可能會有牙肉出血的現象[3]。到了病情嚴重時,會出現牙齒鬆動、牙縫增闊、牙齦萎縮,到最後更可能整顆牙齒鬆脫,嚴重影響口腔咀嚼功能。
牙周炎的预防
牙周炎的治疗
一旦发生牙周炎应早期治疗。牙周炎治疗分四阶段:
- 第一阶段为基础治疗阶段,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 第二阶段为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
- 第三阶段为永久性修复治疗,一般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
- 第四阶段为复查复治阶段,每半年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
牙周病與吸煙
根據研究顯示,吸煙者罹患牙周病的比率是非吸煙者的三倍,而重度吸煙者更高達七倍。這是因為煙的尼古丁會削弱人類的免疫系統,從而使患者的自我復原能力大大降低。
參見
參考
- . CDC. 10 March 2015 [13 March 2018].
- . 衛生署.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 . 國軍高雄總醫院. [2020-05-14].
- 做好牙周病防治 細毛牙刷較適合(聯合新聞網 2010.6.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灣牙醫網
- . WebMD. [201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