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維爾起義

特維爾起義俄語:),是1327年特维尔大公国金帐汗国而形成的一场起义,结果由莫斯科和苏兹达尔两公国的王公领导下与鞑靼联军平定特维尔大公国对汗国的叛乱。起义通常分成两阶段,前半段是特维尔大公国的抗税起义,后半段是月即别汗的征伐,又可称为费多尔丘克远征俄語:)。

特维尔起义
第一次特维尔-莫斯科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327年秋
地点
结果 莫斯科公国胜利
参战方
特维尔大公国 莫斯科公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不明 40,000鞑靼-罗斯联军

背景

在1326年秋天,特維爾王子亞歷山大從烏茲別克汗手中得到弗拉迪米爾大公的頭銜。大約一年後烏茲別克汗的表兄弟Shevkal來到特維爾,他在王子的宮殿入駐,趕走了亞歷山大及迫害-強姦,搶劫,毆打和羞辱東正教徒和使俄羅斯人皈依伊斯蘭教。此事發生在聖母升天節,俄羅斯人極不滿,但亞歷山大敦促他們容忍。

事件

然而,1327年8月15日的爆發了自發叛亂。原因是烏茲別克汗的表兄弟Shevkal嘗試搶走某位執事的馬匹,俄羅斯人殺死了所有的韃靼人。有些編年史說動盪始作俑者是亞歷山大,但現代歷史學家認為,亞歷山大無法啟動明顯自殺的叛亂,但它並沒有採取措施平息人群。

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因長期為弗拉迪米爾大公頭銜與特維爾競爭,他為維護其在俄羅斯的霸主地位,他到汗國並主動幫助恢復蒙古人在俄羅斯的力量。烏茲別克汗承諾借兵50000人給他和授予他大公頭銜。

特維爾王子亞歷山大本人逃到諾夫哥羅德,然後到普斯科夫,但他被大主教Alexander Feognost開除教籍,在1329年他逃往立陶宛


參考

Карамзин Н. М. Истор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го. Том IV, глава VIII.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