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球嶺砲臺

獅球嶺砲臺 (Shiqiuling Fort) 位於台灣基隆港南方,中山高速公路大業隧道上,為基隆市市定古蹟,早年為扼守基隆港口、屏障台北盆地的重要軍事設施。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據傳為清朝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作為基隆港區內地勢最高的砲臺,狮球岭砲台無論是在中法戰爭或是在乙未之役,皆發揮了禦敵功能。台灣日治時期,狮球岭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目前保存為古蹟的是中砲台,僅存石造指揮所、砲座與彈藥庫。

獅球嶺砲台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市定古蹟
登錄類別關塞
位置 臺灣基隆市仁愛區
建成年代 大清光緒10年(1884年)
詳細登錄資料

由於視野遼闊,獅球嶺砲臺附近也開發為公園,已成為民眾遊憩景點之一。

地理位置

獅球嶺眺望基隆港

獅球嶺砲臺標高150公尺,位於基隆港南方,因其地勢高且位居內陸,成為基隆港的重要防線,在此可俯瞰整個基隆市區,最遠時可見基隆嶼,能有效掌握整個港區船隻進出及移動狀況。砲台位居台灣東北角,亦是日本菲律賓航線的中點,往來船隻必須於此運補。因此,自十七世紀以來,西班牙荷蘭殖民者、明鄭王朝、清朝日本和中華民國都意識到獅球嶺砲臺的重要,並對之進行防禦建設。

獅球嶺砲臺是觀賞基隆港夕陽及夜景的好地方,前往砲臺可開車由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出基隆交流道後,右轉忠四路直行,再右轉成功路,過成功路橋後右轉可以抵達。

歷史

清代

光緒十年(1884年),中國與法國越南統治問題,而爆發中法戰爭。法國為避免戰線過長,後方補給不易,改以福建海域為主要戰場。福州、基隆遂淪為主要戰場。是時中國以劉銘傳親自前往督師,於獅球嶺指揮,以大砂灣砲臺為基地,對法展開攻擊。法軍李埤斯(Lespes)以側擊方式,猛轟基隆達二日,劉銘傳命大軍撤至水返腳(今汐止區),基隆港不久後即淪陷,獅球嶺砲台也因守軍撤離而失守,轉為法軍的防線要地,同年十二月底開始,清軍向獅球嶺發起多次反攻,但均未能成功奪回獅球嶺[1],直到法軍在久戰後感到不支,與清朝簽約講和,乃退出基隆港[2]

日治時期

中日甲午戰爭後,光緒二十一年3月23日(1895年4月17日),中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由於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協議事前並未徵得台灣軍民共識,因此在4月29日(1895年5月23日)台灣官紳發表了〈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成立台灣民主國軍隊,發起了乙未抗日戰爭。中國之前在基隆港建立的要衝自然成為守軍抗日的主要憑藉。但日軍選擇在貢寮登陸,避開了守軍在基隆港的主力,使得當時大多的砲臺要衝無法發揮預期戰力。只有獅球嶺砲臺,恰好對著日軍登陸的地點轟擊日軍,使日軍進攻失利[1]:139-140

據日軍記載,1895年6月3日,日軍趁著守軍內部意見不合之際,攻克該據點。至此乙未抗日戰役終於落幕[1]:139-140

工法及火力配置

光緒時代之前,基隆的砲臺建築是為了應付敵人的襲擊而趕工。光緒元年(1875年)隨洋務推行的風潮,以及中國受到日本入侵刺激,對台軍事規畫改為「廣建洋式砲台」。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獅球嶺設置「獅球嶺礮臺」,火力配備為5吋英國前膛砲一尊。清光緖二十年(1894年)的火力配置為12吋前膛加農砲及6吋加農砲各一門[1]

日治初期,基隆港被規畫為足以取代淡水的商港,也計劃若戰事爆發,可以其優異的條件做為軍事的支援港。基隆施工最早的紀錄為明治33年(1900年)3月興建木山堡壘。然而獅球嶺不在整建計劃之列。直到明治42年(1909年),才在施工的计划中,比起其他基隆砲台要晚。1934年到1945年,獅球嶺的火力有所變動,分別佈署2門加農砲及一門加農砲一門野砲。許毓良推測是日軍利用前清陣地規劃的陣地,配有牽引式的大砲而沒有固定建築。這時代配置的火力已較先前強大,可以合乎海防的需求[1]

現在的獅球嶺砲台遺跡包括砲座、彈藥庫與指揮所,主材質皆是砂岩。砲座呈扇形,面對東北方的基隆港,其前方的胸牆內存有十個彈孔以供緊急發砲之用;彈藥庫為回字型的雙重牆體,前有兩道拱門,開口朝南[3]

另外,距其2公里則還有一座隱密的西砲台,目前被雜草遮蔽,僅能由一個指揮所入口辨認,基隆市政府已有整修計畫,希望能早日使砲台恢復全貌[2]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獅球嶺砲臺
  1. 許毓良. . 臺北文獻 (臺北市: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2年12月, 直字 (142): 123–149 (中文(台灣)‎).
  2. 戴震宇. . 台灣地理百科. 新北市: 遠足文化. 2003年2月: 34-43. ISBN 9573049333 (中文(台灣)‎).
  3.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