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 (國際關係)

國際關係現實主義是一組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強調權力關係對於國家行為的影響,關注民族國家之間的權力平衡以及對國家利益的追求。這一理論主張,國家在決策時權力與利益的考量高於理想或道德。與之相對的是「理想主義」。

馬基維利君王論可視為現實主義理論思想的先驅之一

根據獨立變項的層次來區分,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分為:結構現實主義(獨立變項為體系層次)、古典現實主義(個人層次與國家層次)、新古典現實主義(體系與國家和個人層次都考量)。[1]

源流和歷史

現實主義之基本思路可見於馬基維利的與中國法家思想。 而現實主義一詞源自19世紀德國的一種現實政治德語:」一語。在20世紀成為了國際政治學界主流的理論。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證實,在學術界擊敗了理想主義,從此成為國際關係領域最重要的理論。 在第一次大戰後,國際關係這一領域興起,此時則為古典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辯論,而二次大戰的爆發,讓理想主義一度銷聲匿跡。 1960年代,行為科學革命席捲了國際關係學界,古典現實主義之傳統研究方法(即歷史、哲學、神學)受到嚴重挑戰。應用於自然科學的科學哲學影響了新一代的國際關係學者,肯尼思·沃爾茲即一代表性人物,他以科學之方法對傳統途徑提出批判,並提出兩項重大貢獻,層次分析與結構現實主義。

基本原則

主權國家是國際體系的主要行為者,國家的主要目標是自身安全與存續

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如下:

  • 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狀態
  • 主權國家是國際體系的主要行為者
  • 國家是為自身利益行動的理性行為者
  • 國家的首要目標是自身安全與存續
  • 權力,特別是武力,是國家安全最好的保障

理論

現實主義有幾項重要論點:

  1. 古典現實主義最主要的假設是人類天性自我中心而且有競爭性。
  2. 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狀態:在國家之上沒有足以約束國家互動的威權,即法律上國家平等,誰也沒權利號令誰。相對的,也沒有更高權威維持國際秩序,故國家必需自利自助(英語:)即沒有權威式【世界政府】。[2]
  3. 國家才是國際事務的主要行為者而不是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或跨國企業,因為這三者皆無合法壟斷暴力的能力。
  4. 國家是為自身利益行動的理性行為者:其首要目標是自身安全或曰公權力的存續,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價值觀皆不如安全重要,為了安全,國家可以放棄其他利益。
  5. 國家之間的安全相互排斥:A國多增加一分權力即多安全一些,相對的B國因為A變強大則相對弱一分,因此變得不安全。若國家都增加權力,且沒有一個國家有把握在戰爭中勝過其他國家,因此不發動戰爭,那麼即達成權力平衡狀態;這一過程若是以累積軍事力量的質與量進行,則為軍備競賽

流派

古典現實主義(英語:)

  • 坎南(圍堵政策

古典現實主義之主要論點

  • 宇宙間沒有客觀存在的真理
  • 無政府主義(英語:)之國際社會:弱肉強食
  • 國家中心(英語:
  • 追求利益(英語:
  • 權力之極大化(英語:
  • 權力平衡(英語:

新現實主義(英語:)

新現實主義認為古典現實主義為一化約理論,是以個體層次試圖對整體做出解釋,不適合解釋國際政治現象。因為某一國的政治行為,並不只是因為該國想這麼做,而是受到其他條件制約。 在這樣的概念脈絡下新現實主義轉而從結構的角度來探討國際關係,認為國際關係之結構是由國際政治上權力分佈而決定,而國際權利分佈 i.e. 結構制約並影響國家之長期戰略與外交政策。國家為國際關係的主要行為者,其他類型行為者並不重要。

結構現實主義(英語:)

結構現實主義假定,國家都是一樣的,只有能力上的差異(權力大小的差異),無論其政體民主與否、民族性、文化,影響各國對外政策的因素並非國家內部之歧異,國家在國際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不同才是造成各國對外政策不同的主要因素。這一理論假定被批評為過於簡化,但結構現實主義可以回應,這是為了產生通則性的知識,所做出必要的簡化。

攻勢現實主義(英語:)

代表:約翰·米爾斯海默。 為結構現實主義的一支,以結構解釋國家行為;但挑戰肯尼思·沃爾茲等被稱為守勢現實主義之理論,主張國家追求霸權是理性行為、體系中發動戰爭的誘因比Waltz等人說得更強,因此被稱為攻勢現實主義。

基本假定:無政府狀態;國家求生存;國家是理性的;國家總是有進攻之能力;且國家永遠無法確認他國意圖。

推論:由於國家總是無法確認他國意圖,故簽訂和平條約、軍備控制都不是有效達成安全的手段。故國家皆會恐懼被消滅,而為了維持安全,只有成為霸權,其他國家聯合起來也無法戰勝,才真正保障安全。

相較於守勢現實主義的優點: 1. 能解釋權力平衡狀態下的國家依然相互競爭。 2. 能解釋歷史上重大戰爭。

不單只追求短期獲利,更從中考量長期利益。當然,在國際社會的自助體系下,增加權力是國家的目標也是手段,換言之,沒有限制,以相對權力增加為目的,設法提升其在國際權力分配中所佔比例。

守勢現實主義(英語:)

代表人物:肯尼思·沃爾茲 ,藉由權力均衡的方式來維持安全和平,類似中國古代墨家非攻思想,讓戰爭代價極大化,勝利也變成無利可圖,從而維持和平。較弱小國家無法達成此種代價極大化,因此會選擇結盟和依附另一個或多個較強國的聯盟來達成,此時那些能提供平衡保護的強國即使做出的事情與該小國觀點不同甚至利益衝突[3],在最大容忍範圍內小國也會違心之論的表示贊同,這就是採取守勢下的現實主義。

新古典現實主義(英語:)

發展於90年代,約於九五年以後開始有了較大的影響力。在維持現實主義作為國際關係理論主流研究典範的前提下,嘗試接合新現實主義之結構體系觀點以及古典現實主義宗師漢斯·摩根索注重之領導人認知與國內政治觀點,可說是一種二元認識論的現實主義。有論者認為此分析框架較能夠觀察後冷戰國家作為複雜化與多元化之特性,同時亦可能在外交理論的建設上做出貢獻。

比較

現實主義与理想主義学派的主要分歧

  1. 主张人性恶,自私和贪婪是人的本性不可能改变,政治家的任务不是去教育改造而是建立机制限制它;
  2. 生存是國家應考慮的首要任務,國際社會如同原始叢林,無政府狀態,弱肉強食。
  3. 抽象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府行为,国家利益的行为准则不同于个人的行为准则;
  4. 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在政治权力和利益面前微不足道,后者是国家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权力和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唯一保障;
  5. 国际政治学的主要任务是说明世界的现状,不是未来的行为准则,应面对现实,谋求本国的权力和利益。

批評

民主和平(英語:

民主和平論者認為民主國家之間不會發生戰爭,故現實主義不適用於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然而,現實主義者認為,若民主和平論要符合其理論提出的成果,必須修改其對戰爭及民主的定義。

代表人物

參見

參考文獻

  1. 海伍德(Andrew Heywood)著 蘇子喬譯. . 台北: 五南出版社. 2009.
  2. 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張亞中主編,揚智出版社,P47
  3. Taliaferro, Jeffery W., "Security Seeking Under Anarchy: Defensive Realism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5:3 (2000/01): 128-16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