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弹拨弦乐器,外形类似但略寬。按五声调式定弦,常作爲的伴奏樂器,常與古琴並稱琴瑟。

瑟最早的使用记载于《诗经》,唐朝以後為宮廷雅樂樂器。雖然瑟到現代開始衰微,但在中國文化中卻有很重要的地位。

歷史

瑟最早的使用记载于《诗经》,例如《詩經·小雅·鹿鸣》就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雞鳴>有“琴瑟在禦,莫不靜好”、<關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說。渑池之会上,秦昭襄王要求赵惠文王为他奏瑟,以借机羞辱对方。1978年發掘的戰國墓葬曾侯乙墓中即有十二張瑟陪葬,西漢馬王堆一號和三號墓中也各出土過一張瑟。實際上漢魏時期的相和歌清商樂中,瑟就是主要樂器之一。[1]

還有另說是在周朝就有了,《周礼·乐器图》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這兒我們可了解到,的弦數为二十五。有可能很早期時就已經有二十五條弦,但有些出土文物沒到二十五弦,小於二十五也有。

唐朝之後,瑟主要用於宮廷雅樂之中,元代的熊朋來曾在《瑟譜》中說“廟堂侑歌,唯瑟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其當時地位之高。朱載堉在《樂律全書》中也記載了大量的瑟譜。清民時期也有大量瑟合譜流行于世。[1]

构造

瑟形體平卧的中空长方形,面微隆起。琴箱一般为整木制做,下有底板。有的时候琴箱侧面和底面有出音孔。在琴箱表面,首段有一个较长的“岳山”(用以架弦的硬木),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和四个枘,用来固定琴弦。一般的瑟有25根丝制的弦,平行琴体排列。每弦下有一可移动的柱(又称码子、雁柱),用来调音。

瑟長120~170(47~67英寸)不等,有雅、頌、大、小之別。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大瑟二十七弦、小瑟有十五弦。[1] 相传古代的瑟有50弦,《汉书·郊祀记》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20世纪30年代,郑觐文创立的大同乐会又对瑟进行了改良,制作了50弦的庖牺瑟和100弦的大瑟。

瑟的音质饱满,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浑厚。其音域五聲調式可覆盖五个八度。可以独奏或合奏,或者用来伴奏歌唱。古代常与古琴或合奏。演奏者一般将瑟横放于膝前,左右手交替配合弹奏。

樂譜

宋朝陳暘樂書》中提及了瑟的演奏。元朝熊朋来(1246—1323)著有六卷《谱》,记载了25弦瑟的制作、指法,并收录了已有的瑟曲和为《诗经》作品配创的瑟乐。明朝朱載堉写有十卷《瑟谱》,清朝時胡世安段載文朱棠等等都編寫過瑟譜,民國年間楊宗稷撰有《琴瑟合譜》。[2]

文化

瑟在中國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常與古琴並稱。古代典籍中經常出現,例如《诗经》、《禮記》等等。后世也有成语“胶柱鼓瑟”、“琴瑟之好”等。[1]

参考文献

  1. 付麗娜,論古瑟對琴、箏樂器發展之影響,《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2. 吳修文,現存瑟譜調弦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2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