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沈氏宗祠

白河沈氏宗祠位於臺灣臺南市白河區,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1月22日公告為歷史建築[1]。該建築為三間厝的沈氏家族宗祠,約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1],現為三開間建築[2]

白河沈氏宗祠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祠堂
位置 臺灣臺南市白河區昇安三間厝81號
建成年代 大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1]

沿革

三間厝沈家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其福建開基祖為「廷輔公」,傳數代之後到「萬七郎」,因遷到「永定塘背」而為永定塘背開基祖[2]。而從萬七郎起算起的第八世「永達公」為南靖象溪開基祖,第九世「義正公」為梅坪開基祖,第十世「萬全公」為竹溪開基祖,三地均位於南靖縣[2]。而由於永定縣為純客縣,南靖縣亦有部分客家人居住,故三間厝沈氏可能為客家人[2],但亦有為閩南人的可能。而據譜系記載,三間厝沈家開臺祖為從「萬七郎」算起的第十五世的「肇卜公」(1695年-1775年)與、肇藩、肇刊與肇符四位,約在清康熙或雍正年間來臺,不過三間厝沈氏全為「肇卜公」之後代,其他三位為何無傳的原因則不明[2]

白河沈氏宗祠據說原有收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進士匾」,但已失竊,現存有嘉慶五年(1800年)的「孝思堂」匾,一般以進士匾之年代推斷宗祠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但黃明雅在《南瀛歷史建築誌》一書中因為未查到有三間厝沈家中過進士的文獻紀錄而對此保留,以「孝思堂」匾的落款推為創立年代[2]。該宗祠原為五開間建築,有燕尾脊,但燕尾即與兩側稍間可能在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因地震之故而毀壞,之後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重修成今三開間格局,三年後(1912年)宗祠登記為「沈世里祭祀公業」,由沈白、沈求與沈文池擔任管理人[2]。後來宗祠在昭和五年(1930年)的新營地震中可能受損,故於昭和八年(1933年)時進行整修[2]。昭和十九年(1944年)時祭祀公業改由38年持分共有並共同管理宗祠[2]。然而沈家宗祠的祭祀公業約在日治時期中葉到二次大戰之間解散,在二次大戰之後不再一同舉行祭祀儀式[2]

二次大戰後,由於宗祠在沒有管理委員會的情況下是由祠後田產的佃租者負責,承租者不須交租,只要負責清掃宗祠與上香即可[2]。邱瑞寅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商借在宗祠設立私塾,借用到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為止,而後隔年宗祠又為沈章成借來放置已裝袋的收成稻穀[2]。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時宗祠又到白河大地震影響而受創,部分木結構變形[2]。到了民國七十年(1981年)時,沈有興借用宗祠作為木材加工廠,期間曾協助維護宗祠,更換過5、6根腐朽的樑木[2]。民國九十年(2001年)為了古蹟或歷史建築的申請,沈有興配合環境需要而將木工場遷離[2]

之後由於921大地震的關係,宗祠結構受損更加嚴重,臺南縣政府文化局遂於2002年5月邀學者專家會勘,之後文建會來函表示若沈氏宗祠列為古蹟的話可補助500萬修繕經費,而僅列為歷史建築的話則補助款只有一半[2]。南縣文化局在該年8月28日召開審查會後於隔年1月22日將宗祠公告為歷史建築,而宗祠代表沈麗祥在8月時簽署自籌配合款250萬元同意書後,臺南縣政府便於該年12月委託曾文吉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修復設計與監造事宜,而2004年2月出版了委託樹德科技大學進行的調查研究[2]。宗祠的修復工程最後在2004年3月15日時動工,2005年9月8日竣工,不過該期工程主要僅修復主結構,不包括彩繪部分,臺南縣政府因此在2006年6月再次向文建會申請補助[2]

建築

沈氏宗祠縣為三開間建築,共十五架楹,空間分為步口(簷廊)、明間(公媽廳)與左右次間,明間的神龕為作主要的祭祀空間,而左右次間過去分別祭祀土地公與祖先牌位[2]。其屋瓦使用黑色仰合瓦,屋頂為懸山頂,屋脊則為大脊[2]。整體彩繪裝飾並不多,主要以素色髹漆處理,不過步口與明間的瓜柱、樑坊仍有幾幅落款日昭和癸酉年(1933年)南式彩繪[2]

參考資料

  1.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 黃明雅. . 臺南縣政府. 2009年3月: 126-135頁. ISBN 978-986-00-9689-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