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凱門鱷
眼鏡凱門鱷(學名:),又名眼鏡鱷,是凱門鱷屬的一種鱷魚,因為眼球前端有一條橫骨,就像眼鏡架一樣,因而得名。凱門鱷因為其小巧、肉多的特點,成為世界上最常見的養殖鱷魚,是加上當代世界大部分鱷魚肉、鱷魚皮都是來自於凱門鱷,在中國、東南亞、南美洲,養殖凱門鱷產業尤其繁盛,在北美洲很多寵物凱門鱷因為棄養而重新在野外巨大化,這使得凱門鱷成為世界唯一不需要擔心滅絕的鱷魚。
眼鏡凱門鱷 | |
---|---|
攝於委內瑞拉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鳄目 Crocodilia |
科: | 短吻鳄科 Alligatoridae |
属: | 凱門鱷屬 Caiman |
种: | 眼鏡凱門鱷 C. crocodilus |
二名法 | |
Caiman crocodilus Linnaeus, 1758 | |
異名[2] | |
|
身體特征
眼鏡凱門鱷體長最大可達2.5米,初孵出來的幼鱷有20至25厘米長。眼鏡凱門鱷嘴長,背面呈橄欖綠色,頭部、身體、尾部上有個多深色斑紋,背部及尾部上則有深棕色或黑色的橫帶紋,肚皮的顏色則是純米色或者淺黃色。初孵出來的幼鱷下頜兩側有淡色斑,長大到大約35厘米長時,這些斑紋會全部消失。
習性
眼鏡凱門鱷一般棲居於廣泛的水域棲息地。與其他鱷魚一樣,食物隨年齡、季節及棲息地的不同而變化。幼鱷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特別是鞘翅目昆蟲,也會進食螺、蝦及蟹等水生動物。成年鱷則主要以脊椎動物為食,包括水生及陸生的脊椎動物。牠們的捕食策略包括靜伏不動,偷襲路過的陸生脊椎動物,於水中偷襲游近的魚類與其他水生脊椎動物。此外,牠們有時也用身體和尾巴驅趕魚類到淺水處,或者於開闊的水體將魚類驅趕到狹窄的岸邊後再捕食。
眼鏡凱門鱷的求愛行為包括躍出水面、炫耀尾巴,以及輕咬和摩擦頭部與頸部等。牠們於不同地點的造巢活動的高峰期也有不同,一般多在潮濕季節。牠們的巢由葉子、小樹枝、雜草以及泥堆成小丘狀。
雌性的眼鏡凱門鱷每次產卵可達40顆,而整個孵化期雌性會有規律地關心和保護巢址。幼鱷出殼時發出叫聲,雌性將巢挖開護送雛鱷進入水中,而有時雄鱷也協助。雌鱷也會用嘴幫助胚鱷破殼而出,並用嘴攜帶幼鱷進入水中。
眼鏡凱門鱷於其一生中不同時期均有不同敵人。捕食鱷卵的動物包括有黑點雙領蜥、發冠長腳鷹、食蟹狐、浣熊、長鼻浣熊和戴帽猴等。而以雛鱷和幼鱷為食的則有鯰魚等食肉性魚類、龜、鱷魚、夜鷺、鸛、鷹、虎貓以及家豬等。美洲豹及森蚺就會捕食成年鱷魚。
種群動態
眼鏡凱門鱷分佈廣且數量多,是提供國際鱷皮貿易的最主要種類。於原生地以外地方,牠們是極具威脅性的外來物種。
參考資料
- Balaguera-Reina, S. A.; Velasco, A.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2019: e.T46584A11062106 [13 December 2017].
- . CITES. [30 March 2019].
- Giovanne M. Cidade; Daniel Fortier; Ascanio Daniel Rincón; Annie Schmaltz Hsiou. . Zootaxa. 2019, 4656 (3): 475–486. doi:10.11646/zootaxa.46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