硓𥑮石
硓石(coral stone),指的是珊瑚礁岩體(珊瑚礁石灰岩)或其表面十分粗糙、尖銳的岩塊。又作「咾咕石」、「咕咾石」、「硓石」等。
成因
在海洋中生活的珊瑚死亡後,其骨骸在海底沉積,隨時間推移,逐漸堆積、增厚,成為以珊瑚骨骸為主體的珊瑚礁。若因地殼運動上升,或海水面下降而出露於海面,則為隆起珊瑚礁。日久鹽分漸少,即可運用於建材。在臺灣澎湖、墾丁附近海域尤為常見
命名
此種外貌多孔的岩塊被稱為硓石,可見於清代文獻《澎湖廳志》卷十〈物產篇〉:「老古石,府志作石,生海中,皆鹹鹵結成,粗劣易腐,士人置盆盌中充玩。陳廷憲云:海底亂石,磊砢鬆脆,俗名老古石。拾運到家,俟鹹氣去盡,即成堅實,以築牆、砌屋皆然。」說明此岩塊生成於海中,待鹽分減少後,利用其堅實的特性來築牆砌屋。
一說「硓」之名是由珊瑚之英譯「coral」而來,發音接近閩南語「硓」。如果「硓石」是由coral一詞轉音而來,「硓石」就有可能是從「硓石」訛變而成,因此「硓石」似是珊瑚礁岩體的原始俗稱。[1]
運用
早年澎湖民宅牆體多用硓石砌成。另外,澎湖終年少雨,海風強盛,土壤帶鹽分令植蔬生長不易,居民也利用硓石在住宅或菜圃前圍起疏朗的矮牆,用以防風,此種建築又稱為菜宅。清道光年間築鳳山縣城牆亦採用此石,是臺灣的古老建材。
今日,仍可在澎湖看見許多硓石建築物,尤以白沙、西嶼、望安為最舊稱「花宅」的望安鄉中社村,由於古厝保存完整,在2004年被列入「世界100大最值得關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2],2010年,由文建會(中華民國文化部前身)正式登錄為「重要聚落」。西嶼二崁古厝、白沙通梁古厝等亦流傳至今。
參考資料
- 余樹楨. . 科學發展. 2011年10月, (466期): 56.
- .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