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菜宅

澎湖菜宅又稱「宅內」,是一種遮蔽與擋風的石牆,用以保護田地內的農作物。在農業上,靠近住家以硓石堆砌而成稱為「圍仔」;遠離聚落,不一定使用硓石做防風牆的稱為「園仔」。

澎湖桶盤嶼之菜宅

地理背景

澎湖全島沒有足以為屏障的高山,位於臺灣本島與中國大陸之間,形成風力資源豐沛的群島。尤秋冬東北季風盛行,平均風速每秒5至6公尺,最大陣風可達每秒13至14公尺,農作物生長不易,為了阻檔東北季風與其挾帶的鹹雨,「菜宅」乃因應而生。

作用

菜宅為保護田地內的農作物,使其不受強勁東北季風摧毀。

建材

菜宅通常就地取材砌築,有岩石的地方就開鑿火山熔岩凝結的玄武岩;有珊瑚淺硼的地方使用硓石;水源豐富的便種植蘆竹

建造方式

取玄武岩、硓石,硓石需經暴曬,去雜質份數日。建築時,先打地基挖約深三十公分土溝,以大石頭做基礎慢慢往上愈小塊石頭堆疊上去,大石塊間以小石填以空隙,利用石頭間的稜角相互契合加以穩固。

作物

菜宅內的作物遇兩季以南瓜、澎湖菜瓜、澎湖菜豆越瓜為主要。季則多種植高麗菜蕃茄大頭菜茼蒿等蔬果。 菜宅除了種植時令的蔬果,最主要就是栽植冬作蕃薯,稱為「栽母」。

澎湖桶盤嶼之菜宅

風貌

  • 菜宅堆砌四面的稱為「宅內」,牆最高,約1.6公尺至2.5公尺;西牆次之,高約1.5公尺至1.8公尺;牆最矮,大多不超過1公尺。
  • 由玄武岩所堆砌的宅內,因不易砌得牢靠,隙縫多,石塊契合度低,通常高度為1.5公尺以下。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澎湖菜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