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田謙雄

磯田謙雄,1892年生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1]士族家庭,1918年7月於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科畢業之後,旋即赴臺灣總督府土木局任職,展開長達近 29 年在臺勤務的歲月。[3]在台灣日本統治時期參與臺灣水利工程建設。以臺灣臺中新社白冷圳建造者聞名,有「白冷圳之父」美譽[4]

磯田謙雄
出生1892
 大日本帝國石川縣金澤市
逝世1974[1]
国籍 大日本帝國
民族大和民族
教育程度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
职业土木工程師
儿女松任谷良子[2]

求學經歷

中學時代,他就讀石川縣立第一中學,明智44年(1911年)7月進入金澤第四高等學校(通稱四高)二部甲類(三年制大學預科[1],後來的理科甲組),1914 年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科就讀,大正七年(1918年)7月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

在台任職

1918年8月磯田謙雄初至臺灣時,即入住同鄉的八田與一位於臺北西門町的住處,因受到八田與一非常多的照顧,二人有著同鄉與學長學弟的深厚情誼[3]。1919 年磯田謙雄參與八田與一嘉南大圳的測量及調查工作;渡臺一年後,即大正9年(1920)9月便從技手升任技師,任職於土木局土木課監察係(股)[1],開始至臺灣各地參與各項工程建設,包括大正11年(1923)[1]擔任八塊厝中壢附近埤圳第三、四號隧道災害復原工事主任;大正13年(1924年)轉調南部,一年後(1925年6月)擔任臺南州內務部土木課長,並於同年7月至嘉義埤子頭測量飛行場,11月起擔任新高新登山路探險隊隊員,入山進行探勘;1926年探勘關廟旗山間新道路;1927年勘查嘉義水道擴張計畫工程等,昭和2年(1927)又回任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隨後加入河川調查委員會[1],隔年(1928)因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之設置而須進行導水路設計,因而促使磯田謙雄擔任臺中州灌溉工事導水路工事主任(即白冷圳)之機會,進行長達3年6個月的白冷圳興建工程。1934年至 1936年間,奉命出差至香港、澳門、埃及、歐洲各國及美國進行考察,回臺後,立即被派任新竹頭前溪大治水工事主任等;1939年轉任興亞院技師廈門聯絡部勤務,1942年再返回臺灣總督府赴任,日治末期,他的職級升至勅任官,已是總督府技師中的最高待遇[1]。戰後大部分的日本官民被遣送回日,磯田被臺灣省農林處留任,任農田水利局工程師整編日治時期之農林文獻,直至1947年6月才返回日本;[3]他一度在金澤農地事務局擔任顧問,後則轉至實業界[1]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 . 經濟部水利署. 2017.05: 75. ISBN 978-986-05-2512-0.
  2. 王文吉. . 中時電子報. 2016/10/09 [2020-05-14].
  3.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 : 4-1. [2020-05-14].
  4. 張瑞楨. . 自由時報. 2013-10-16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