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熊佳

祁熊佳1608年2月3日-1673年9月25日),字非熊,又文載,號師濂,浙江紹興府山陰縣[2]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祁熊佳

大明都察院右都御史
籍貫 浙江山陰縣
字號 字非熊,又字文載,號師濂
出生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十二月十八日寅時(1608年2月3日)[1]
逝世 康熙十二年癸丑八月十五日〔1673年9月25日(1673歲-09歲-25)(65歲)〕
墓葬 桑凟
配偶 趙氏
親屬 曾祖祁清(丁未進士陝西布政)、祖祁汝森、父祁承勳(選貢陝西布政司都事)
出身
  • 崇禎九年丙子科順天鄉試十三名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會試易四房三十名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三甲九十七名
著作
  • 《小隱堂文稿》一卷

生平

祁熊佳是蘇松總督祁彪佳的堂弟[3]崇禎九年(1636年)中式丙子科舉人[4],崇禎十三年(1640年)登進士,獲授南平縣知縣,催收革除火耗,命令民眾將稅款投入櫃中,又淘汰索價守宿的船夫;遷兵科給事中

弘光時,馬士英王之明假冒太子交付三法司審訊,藉詞誣陷黃澍姜曰廣為幕後主使。他當眾說:「現在不知道太子真偽,若胡亂施加笞刑,如何令天下信服?如今朝廷老成凋落,又同時羅織冤獄,這樣什麼意思?」因此馬士英終止此事;不久他也在朝廷選采女期間上疏千字奏章反對[2]

左良玉帶兵討伐馬士英,徵召祁熊佳,他說:「國賊馬士英令神人共憤,我當然想親手殺死他以謝天下,但將軍帶兵東向出師無名,恐怕難以服眾。」左良玉不聽,唯這番話令時人傳誦。到魯王朱以海監國,任命他監督張名振軍隊渡江;隆武帝改任改福建道御史,加尚寶司,陞任左中允侍讀福京淪陷後不再出仕[5]

家庭

  • 父親祁承勳[3]
  • 兄長祁豸佳,字止祥,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獲授吏部司務;擅長詩歌作畫,紹興淪陷後和王鎬出家為僧[6]

引用

  1. 此從《山陰祁氏族譜》,《崇禎十三年庚辰科進士履歷便覽》作萬曆42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1615年1月17日)
  2.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祁熊佳,字文載,紹興山陰人。崇禎十三年進士。大理寺觀政,授南平知縣,追徵革火耗,令民自投櫃中。仕宦往來江干,故例撥船夫守宿,索夫價名折乾,悉汰去之。遷兵科給事中。馬士英以王之明詐稱太子,欲付法司嚴訊,且因以傾黃、姜,指為主使。熊佳揚言於眾曰:「太子真偽未可知,如加笞掠,何以服天下?今老成凋落,而羅織大獄,此何謂也?」士英乃止。會選釆女,抗疏爭之,反復千言。
  3. 林芷瑩. . 戲劇研究. 2013, 11: 1–24.:祁豸佳、熊佳為彪佳同祖堂兄弟,乃叔父祁承勳所出……
  4. 雍正《山陰縣志·卷二十》:崇禎九年丙子科(舉人)……祁熊佳……
  5.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後左良玉兵東下,檄熊佳,復曰:「國賊士英神人共憤,僕不難手刃之以謝天下,但名義所關,將軍悉兵東向,恐無解於道路之口。」不從,而天下傳誦之,想其風釆。魯王監國,監張名振軍渡江。紹宗改福建道御史,加尚寶丞,擢左中允、侍讀。福京亡歸,卻聘杜門。
  6.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兄豸佳,字止祥。天啟七年舉於鄉。授吏部司務。工詩文,畫入荊、關之室。紹興亡,與王鎬為僧。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
  • 雍正《山陰縣志》·卷二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