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
南明(1644年-1662年),中國朝代,是1644年甲申之變後,明朝宗室與官員在中國南方相繼成立的明朝政權,為時十八年[註 1]。南明主要勢力有四系王,分別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魯王監國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鍵與紹武帝朱聿鐭、桂王永曆帝朱由榔等。
南明 | |||||||||||
---|---|---|---|---|---|---|---|---|---|---|---|
1644年-1662年 | |||||||||||
南明疆域圖(1644年11月)[1] | |||||||||||
国君姓氏 | 朱 | ||||||||||
君主 | 4 | ||||||||||
• 1644年-1645年 | 安宗朱由崧(開國) | ||||||||||
• 1646年-1662年 | 昭宗朱由榔(亡國) | ||||||||||
语言 | 近代汉语 | ||||||||||
常用语 | 近代汉语 | ||||||||||
人口 | 105,000,000人[2](1644年) | ||||||||||
兴衰 | |||||||||||
• 1644年6月19日 | 朱由崧於南京登基,南明開始 | ||||||||||
• 1662年6月1日 | 吳三桂殺害朱由榔,南明滅亡 | ||||||||||
宗教 | 儒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国民间信仰 | ||||||||||
通币 | 大明宝钞、方孔钱 | ||||||||||
|
1644年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陷,明思宗自尽身亡,位于北京的中央政府也一并被攻灭[3][4]。但南方许多省份依然忠于明王朝,在南京也仍存在着南京六部等衙门。南明大臣意圖擁護皇族北伐。經過多次討論後由鳳陽總督馬士英與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澤清與劉良佐擁護明思宗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稱帝,即弘光帝,国号依旧为大明,史称南明或后明。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5][6][7],弘光帝逃至蕪湖被逮,後被送到北京殺害[8]。弘光帝死後,魯王朱以海於浙江紹興監國;而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即隆武帝。然而這兩個南明主要勢力互不承認彼此地位,而相互攻打。1646年,清軍分別占領浙江與福建,魯王朱以海逃亡海上,隆武帝於汀州逃往江西時被俘而死,鄭芝龍向清軍投降,但由於其子鄭成功起兵反清而被清廷囚禁。1651年舟山群島淪陷後,魯王朱以海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依靠鄭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門。朱聿鍵死後,其弟朱聿鐭在廣州受蘇觀生及廣東布政司顧元鏡擁立稱帝,即紹武帝,於同年年底被清將李成棟攻滅。同時間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稱帝,即永曆帝[8]。
1646年永曆帝獲得瞿式耜、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勢力的加入以及福建鄭成功勢力的支援之下展開反攻。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反正,例如1648年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廣西耿獻忠與楊有光率部反正,一時之間南明收复華南各省。然而於同年,清將尚可喜率軍再度入侵,先後占領湖南、廣東等地。兩年後,李定國、孫可望與鄭成功發動第二次反攻,其中鄭成功一度包圍南京。然而,各路明軍因為距離互相難以照應,內部又發生孫可望等人的叛變,第二次反攻以節節敗退告終。1661年,清軍三路攻入云南,永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達收留。後吴三桂攻入缅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後继,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难,杀盡永曆帝侍從近衛[9],永曆帝最後被吴三桂以弓弦絞死,南明正式滅亡[8]。此時反清勢力只剩「夔東十三家」與在金廈及台灣的「明鄭王朝」。
歷史
国变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大順」,之後向北京進兵,三月十九攻克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殉國,明朝宗室及遺留大臣多輾轉向南遁走。此时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大体據有淮河以北原明朝故地,張獻忠於八月成立的「大西」政權則據四川一帶,清朝政權則據有山海关外的现今东北地区,且控制蒙古诸部落,而明朝的殘餘勢力則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此时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朱家王室的藩王,重建明朝,然後揮師北上;但具体拥立何人则发生争议。根据“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当时明神宗长子光宗一脉(其後繼者是熹宗天啟皇帝和思宗崇禎皇帝)已无人能继位,而次子朱常漵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虽已被李自成所殺,但他的长子仍健在的情况下,按照兄終弟及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而钱谦益等东林党人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违背了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的立场,以立贤为名擁立神宗弟弟朱翊镠之子潞王朱常淓[10][11];史可法则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拥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但最终福王在卢九德的帮助下,获得了南京政权主要武装力量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以及中都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五月初三,監國于南京,五月十五 (1644年6月19日) 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是為明安宗。南明時代自此開始。弘光帝的基本國策以「聯虜平寇」為主,謀求與清軍連合,一起消滅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農民軍。
明各政權的滅亡
明朝南渡前後,大顺已被多爾袞與吳三桂的聯軍击溃,李自成先后丢失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弘光政權內部正進行著激烈的黨爭,爆发太子案,駐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側」为名,順长江東下争夺南明政权。馬士英被迫急調江北四鎮迎擊左軍,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線陷入空虛。史可法时在揚州虽有督師之名,却实无法调动四镇之兵。一月之中,清軍破徐州,渡淮河,兵臨揚州城下。四月廿五,揚州城陷,史可法不屈遇害。隨後,清軍渡過長江,攻克鎮江。弘光帝出奔蕪湖。五月十五众大臣獻南京投降清兵;五月廿二弘光帝被虜獲,送往北京處死,弘光帝在位仅一年,即覆滅。
南京失陷後,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金陵的崇禎太子朱慈烺(可能是貌似太子的王之明。1645年)、撫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福州的唐王朱聿鍵(1645-1646年)、紹興的魯王朱以海(1645-1653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監國政權先後建立,其中唐王朱聿鍵受鄭芝龍等人在福州擁立,登極稱帝,改元隆武,是為明紹宗。這時清朝再次宣佈薙髮令,江南一帶掀起了反薙髮的抗清鬥爭,清軍後方發生動亂,一時無力繼續南進。但南明內部嚴重的黨派鬥爭與地方勢力跋扈自雄,且隆武帝與魯王政權不但沒有利用這種有利形勢,發展抗清鬥爭,反而在自己之間為爭正統地位而形同水火,各自為戰,所以當1646年清軍再度南下時,先後為清軍所各各擊滅。魯王在張煌言等保護下逃亡海上,在沿海一帶繼續抗清;隆武帝則被清軍俘殺。
11月,在廣州和肇慶又成立了兩個南明政權: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1646年)繼位於廣州,改明年为紹武元年;桂王朱由榔(1646-1662年)稱帝於肇慶,改元永曆,是為明昭宗。紹武、永曆二帝也不能團結,甚至大動干戈,互相攻伐。紹武政權僅存在40天就被清軍消滅。揭陽的益王朱由榛(1647年)、夔州的楚王朱容藩(1649年)稱監國與永曆帝爭立。鄭成功也在南澳一度立淮王朱常清(1648年)為監國,後廢。永曆帝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
農民軍加入
正當南明政權一個接一個地覆亡,形勢萬分危急之際,大順農民軍餘部出現在抗清鬥爭最前線,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于1645年战死于九宫山後,他的餘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逃來廣西的永曆帝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大敗清軍於全州,進入湖南。次年,大順軍餘部又同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一起,在湖南連連取得勝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這時,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鬥爭再起,清江西提督金聲桓、清广东提督李成棟、清广西巡抚耿献忠、清大同总兵姜镶、清延安营参将王永强、清甘州副将米喇印先後反正回归明朝,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名义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还包括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一部以及东南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沿海岛屿,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但永曆政權內部仍然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在湘潭、桂林的戰役中被俘杀,清軍重新佔領湖南、廣西;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了。不久,李過之子李來亨等農民軍將領率部脫離南明政府,轉移到巴東荊襄地區組成夔東十三家軍,獨立抗清。這支部隊一直堅持到1664年。
綜觀1645-1651年間,南明軍與清軍作戰中,敗多勝少,大批南明的軍隊先後降清。先後丟失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兩廣、兩湖等等領地,地盤盡失。直到以孫可望為主的大西軍加入,再次改變了整個局勢。
張獻忠于1646年战死後,以其义子孫可望、李定國、刘文秀、艾能奇等人為主的大西軍残部自1647年進佔雲南、貴州二省。1652年,南明永曆政权接受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建议聯合抗清建議,定都安龙。不久,以大西军餘部为主体的南明軍對清軍展開了全面反擊。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复广西全省;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取得叙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復川南、川东。孙可望也亲自率军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東南沿海的張煌言、郑成功等的抗清軍隊也乘机發動攻勢,接连取得磁灶大捷、钱山大捷、小盈岭大捷、江东桥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的一连串胜利,並接受了永曆封號。一時間,永曆政權名义控制的區域恢复到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两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二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之后,劉文秀於四川用兵失利,在保宁战役中被吳三桂侥幸取胜。而孫可望妒嫉李定國桂林、衡州大捷之大功,逼走李定國,自己统兵却在宝庆战役中失利。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也在漳州战役中失利。所以明军在四川、湖南、福建三个战场上没能扩大战果,陷入了与清军相持的局面。之後李定國與鄭成功聯絡,於1653年、1654年率軍兩次進軍廣東,約定与鄭會師廣州,一舉收復廣東,但鄭軍屢誤約期,加上瘟疫流行,导致肇庆战役和新会战役没能成功。但郑成功部队并没有闲着,1656年,郑军取得泉州大捷,1657年又取得护国岭大捷。
滅亡
永曆十年(1656年),孫可望祕謀篡位,引發了南明內部一場内讧,李定國擁永曆帝至雲南,次年大敗孫可望,孫可望勢窮降清。孫可望降清後,西南軍事情報盡供清廷,雲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永曆十二年(1658年)四月,清軍主力從湖南、四川、廣西三路進攻貴州。年底吳三桂攻入雲南,次年正月,下昆明,進入雲南,永曆帝狼狽西奔,進入緬甸(東吁王朝)。李定國率全軍設伏於磨盤山,企圖一舉殲滅敵人追兵,結果因內奸洩密导致未能大获全胜,南明軍精銳損失殆盡,此即磨盘山血战。這時鄭成功趁清軍主力大舉攻擊西南之際,率領十餘萬大軍北伐,接连取得定海关大捷、瓜州大捷、镇江大捷的胜利,一度兵临南京城下,然而鄭軍中了清軍緩兵之計,最终失败,撤回廈門。清军派大军围攻厦门,企图一举歼灭郑成功,但郑成功沉着应战,取得厦门大捷的胜利,稳定了东南沿海局势。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甸東吁王朝國王平達力(莽達)將永曆交予清軍,次年四月永曆帝與其子哀愍太子朱慈煊等被吳三桂處死于昆明。七月,李定國在勐腊得知永曆帝死訊,亦憂憤而死。而同年五月,鄭成功亦於臺灣急病而亡。
此后郑氏政权未再拥立皇帝或朱氏监国,而是继续奉永历为正朔。1683年,延平郡王鄭克塽降清,清军占领台湾,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标志着大明最后一个政权的覆灭。
外交
南明時期,安南、日本、琉球、呂宋、占城也曾派使者入貢[12]。隆武元年也曾頒登基詔書予琉球,並記載於琉球《歷代寶案》一書。
南明弘光帝曾以對等的禮儀派使者左懋第詔諭,並稱順治帝為清國可汗。在詔書中,弘光帝提出四件事:要安葬崇禎帝及崇禎皇后、以山海關為界,關外土地給予清朝、每年十萬歲幣,並「犒金千兩、銀十萬兩、絲緞萬匹、犒銀三萬兩」、建國任便。[12]意圖令南明和清朝共存,通好議和。不過左懋第到北京被囚,使事失敗。
军事
君主列表
皇帝列表
廟號 | 諡號 | 稱號 | 年號 | 时间 | 首都 | 说明 |
---|---|---|---|---|---|---|
安宗 | 簡皇帝 | 弘光帝 | 弘光 | 1644年6月-1645年6月 | 江苏南京 |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日(1644年6月7日)「福王」朱由崧称监国于南京[13],十五日(6月19日)即皇帝位[14],年号「弘光」,改次年为弘光元年。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清军佔领南京[15],二十三日(6月15日)被俘。翌年五月二十日(7月1日)被杀[16]。 |
紹宗 | 襄皇帝 | 隆武帝 | 隆武 | 1645年8月-1646年 | 福建福州 | 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初七日(7月29日),「唐王」朱聿鍵称监国于福州,二十七日(8月18日)即皇帝位,年号「隆武」,以七月初一日(8月21日)之后为元年[17][18]。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二十九日(10月6日)被殺[19]。 |
文宗 | 節皇帝 | 紹武帝 | 紹武 | 1646年-1647年 | 廣東广州 | 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初二日(12月8日)(或初一日(12月7日),顧誠認為初二日為對)「唐王」朱聿鐭稱監國于广州,初五日(12月12日)即皇帝位,年号「紹武」,改明年为绍武元年。十二月十五日(1647年1月20日),广州失。 |
昭宗 | 匡皇帝 | 永历帝 | 永曆 | 1646年-1662年 | 廣東肇庆 | 隆武二年(1646年)十月十四日(11月20日)「桂王」朱由榔称监国于肇庆,十一月十八日(12月24日)即皇帝位,年号「永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永历六年二月初六日(1652年3月15日)至安隆所,两广失。永历十五年七月十九日(1661年8月13日),左右的臣子共四十二人被杀。十二月初三日(1662年1月11日),永歷帝被缅甸王送至清军营内,永历十六年(1662年)四月十五日(6月1日)被吴三桂绞杀于雲南昆明。(郑氏政权在台灣使用永曆年號直到1683年。) |
無 | 無 | 定武帝 | 定武 | 1648年-1664年 | 無固定首都 | 野史推測為朱本鉝建立,但大部分認為是韓憲王朱松後代朱亶塉所建立[20],但一般认为不可信[21]。 |
監國列表
名諱 | 在位時間 | 說明 |
---|---|---|
潞王朱常淓 | 1645年 | 弘光元年六月初八日(7月1日)称监国于杭州,十四日(7月7日)降清城失。 |
魯王朱以海 | 1645年-1653年 |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一日(8月12日)魯王朱以海称监国于州,以次年为监国魯元年[22]。监国魯八年三月,自去监国号,奉表永曆。 |
益王朱慈炲 | 1645年 | 弘光元年十月自称监国。 |
益阳王某 | 1645年 | 弘光元年自称监国[23]。 |
靖江王朱亨嘉 | 1645年 | 隆武元年八月初三日,自称监国,在八月二十五日被俘。 |
益王朱由榛 | 1647年 | 永曆元年自称监国三日。 |
淮王朱常清 | 1648年 | 永曆二年春正月,鄭成功擁立淮王朱常清監國,後方知永曆帝已即位,淮王遂遜位并取消監國及年號。 |
楚王朱容藩 | 1649年 | 永曆三年正月自称监国,次年春,兵敗自殺。 |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 .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3).
- 曹樹基.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 第86頁. ISBN 7-309-02775-2.
- 〈社会科学研究丛刊〉编辑部《张献忠在四川》,1981年,第213頁
- 《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
- 刘三解:清朝建立后明朝十万皇族遭遇了什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凤凰网
- 王春瑜《明清史散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第333頁
- 吳偉業撰《鹿樵紀聞.卷中.秦晉宗人》
- 姜公韜. . . : 第73頁-第93頁.
- 刘健《庭闻录》记:“七月十九日,缅酋尽杀永历从臣。”
- 《明史》卷308:十七年三月,京师陷,帝崩,南京诸大臣闻变,仓卒议立君。而福王由崧、潞王常淓俱避贼至淮安,伦序当属福王。诸大臣虑福王立,或追怨“妖书”及“挺击”、“移宫”等案;潞王立,则无后患,且可邀功。阴主之者,废籍礼部侍郎钱谦益,力持其议者兵部侍郎吕大器,而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皆然之。前山东按察使佥事雷縯祚、礼部员外郎周镳往来游说。
- 李清《三垣筆記》中記載:“北都變聞,在籍錢宗伯謙益有迎潞王議。揚州鄭進士元勳密語予:'予語里人解少司馬學龍曰:福從此始矣,神宗四十八年,德澤猶係人心,豈可舍孫立侄?況應立者不立,則誰不可立?萬一左良玉挾楚,鄭芝龍挾益,各挾天子以令諸侯,誰禁之者?且潞王既立,置福王於何地?死之耶?抑幽之耶?是動天下之兵也,不可。”
- 《南明史》卷七 志第二 禮
- s:續明紀事本末/卷02 夏五月庚寅,福王監國於南京。
- s:續明紀事本末/卷02 壬寅,福王即位於南京。
- 清史稿 卷四 本紀四 世祖一: (順治二年五月)丙申,多鐸師至南京,故明福王朱由崧及大學士馬士英遁走太平
- 錢海岳 南明史 卷一 本紀一 安宗: (弘光元年五月)癸卯,降將劉良佐以清兵追駕……犯御舟劫上,鐵鎖縶其頸。……(隆武)二年五月甲子,清以弓絃勒令自盡,崩年四十。
- 南明史p63: 蓋凜社稷於極危,必不可循踰年改元之例。古今相揆,道符不遠。其以弘光元年七月初一日為隆武元年。
- 张家玉《名山集·卷一》<敕谕总兵何成吾敏吾与臣家玉同事一道>(隆武元年七月十二日):“朕前在嘉興,力拒臣民之戴,情願轉奉潞王。潞懼強虜,偶從謬議,得遇鄭芝龍胞弟鴻逵,奉朕來閩,閏六月初七日監國。廿七日登極,年號隆武,朕志必期興隆洪武也。”转录自朱希祖编《明季史料题跋》,中华书局,1961年,第100页。
- 錢海岳 南明史 卷二 本紀二 紹宗: (隆武二年八月)辛丑……上腹饑,內官市湯圓二進,未舉而清兵箭發上後,中矢崩;或曰蒙塵於汀州朱紫坊趙家塘,年四十五。
- 查继佐.《罪惟录》(清朝初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 顾诚.《南明史》
- 李兆洛.《紀元編》
- 钱海岳《南明史》卷二十七 辽藩益阳王某传
来源
- 《南明史》:顧誠1997年付梓,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2版
- 《清詩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清詞史》(江蘇教育出版社):嚴迪昌.基於《全清詞》等
- Lynn Struve(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原題: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1984年初版)
- Jerry Dennerline(鄧爾麟)著,宋華麗譯:《嘉定忠臣——十七世紀中國士大夫之統治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2012). 原題: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Yale Historical Publications Series,1981年初版)
研究書目
史部
子部
集部
地方
- 《揚州十日記》:王秀楚,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 《丹午筆記.吳城日記.五石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 《明末江陰守城紀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