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足類
端足類(學名:),亦作片腳類,是一個沒有甲殼及兩側扁平的目級甲殼類動物。其學名的意思是「不同的足」,是指它們擁有不同的附屬肢形態。它們長1-340毫米不等,棲息在所有的水生環境及一些潮濕的陸生環境。當中有7000個物種,其中5500個被分類到鉤蝦亞目中,其餘的則分到餘下的二或三個亞目。
端足目 化石时期:始新世–現今 | |
---|---|
Gammarus roeseli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软甲纲 Malacostraca |
亚纲: | 真軟甲亞綱 Eumalacostraca |
总目: | 囊蝦總目 Peracarida |
目: | 端足目 Amphipoda Latreille, 1816[1] |
亞目 | |
特徵
端足類的身體共分13節,可以分類為頭部、胸部及腹部。[2]頭部與胸部融合,有兩對觸角及一對複眼。[3]頭上亦有一個口器,不過大部份的口器都是隱藏的。[4]胸部及腹部各有不同,且有不類別的腳。它們一般都是兩側扁平的,且沒有甲殼。[3]胸部有八對單肢附足,第一對是輔助口器的,其後四對向前,最後三對向後。[3]鰓位於胸節,循環系統是開放的,擁有心臟,血青蛋白在血淋巴中運送氧至身體組織。觸角上有特別的腺來控制吸收及排出鹽份。[2]腹部分為兩部份:前尾有游泳肢,後尾有尾節及三對腹足,腹足並不會組成尾扇。[3]
端足類一般短於10毫米,但最長活生生的端足類可以達28厘米,是生活在太平洋5300米水深處的地方。[5]於大西洋發現的標本重組後就發現長達34厘米,屬於Alicella gigantea的。[6]最細小的就只有1毫米長。[7]端足類的大小受到溶氧供應的限制,如在海拔3800米的的的喀喀湖中,端足類就可以生長達22毫米;而在海拔455米的貝加爾湖,其中的端足類就長達90毫米。[8]
繁殖及生命周期
成熟的雌性有育幼袋,可以帶著受精卵[2],直至幼體孵化為止。[3]雌性的年紀越大就會產更多的卵。卵的死亡率約為25–50%。[2]它們沒有幼體階段,卵會直接孵化出幼生。經過6次脫殼後,它們就達至性成熟。[2]一些物種在脫殼後會吃下自己的殼。[2]
多樣性及分類
卡爾·林奈在其第十版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中描述了兩種端足類,不過描述得十分簡單且適用於差不多所有端足類。[9]現時約已描述了7000種端足類,分類在3或4個亞目中。鉤蝦亞目下就包含了多過5500種,包括了所有淡水及陸生物種。[4]英高蟲亞目包含了2科約40種[10],但這類有時被認為是與鉤蝦亞目相同,而非獨立的一個亞目。[4]
端足類因其體型細小而很難辨認,往往都需要將之解剖才能確認。生態及環境研究很多都會將它們混為一談。[11]端足類的分類尚未得到共識,當中以鉤蝦亞目內的關係產生最多混亂。[12]以下是其中一個建議的分類法:[12]
|
|
|
|
生態
端足類分佈在所有水生環境,由淡水至含有兩倍鹽份的海水也有。[2]它們是水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件。[11]大部份鉤蝦亞目物種都是淺水底棲的。𧊕亞目是浮游的。[3]很多都是與凝膠狀動物,如水母、管水母目、放射蟲及櫛水母等具有共生關係,而大部份𧊕亞目的生命周期都會涉及這些凝膠狀動物。[14]
一些擊鉤蝦科是陸生的,棲息在潮濕的環境,如葉堆等。[15]它們的分佈很廣,包括屬於以往岡瓦那大陸部份,與及部份歐洲及北美洲地區。
約有750種端足類是穴居的,分佈在差不多所有適合的環境。它們的多樣性中心在地中海盆地、北美洲東南部及加勒比地區。[16]
與其他甲殼類(如等足目)比較,端足類較少是寄生的。最著名寄生的端足類是鯨虱,它們是腹背扁平的,有強壯及很大的爪,用來將自己附在鬚鯨之上。它們是唯一寄生的甲殼類不懂游泳的。[17]
大部份端足類都是吃碎屑或食腐動物[2],另有一些是吃藻類、雜食性或掠食細小昆蟲及甲殼類。[2][3]它們會用最前兩對有爪的腳來抓食物吃。[2]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端足類 |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端足類 |
- Sam Wade, Tracy Corbin & Linda-Marie McDowell. . (PDF). Waterwatch South Australia. 2004. ISBN 1-876562-67-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10-17).
- . Guide to the marine zooplankton of south eastern Australia. Tasmanian Aquaculture & Fisheries Institute.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0).
- John R. Holsinger. .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201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0).
- J. Laurens Barnard, Darl E. Bowers & Eugene C. Haderlie. . Robert H. Morris, Robert Hugh Morris, Donald Putnam Abbott & Eugene Clinton Haderlie (编).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559–66. ISBN 0-8047-1045-7.
- J. Laurens Barnard & Camilla L. Ingram. . Journal of Crustacean Biology. 1986, 6 (4): 825–39.
- T. Wolff.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69, 255 (800): 321–43.
- L. S. Peck & G. Chapelle.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03, 270: S166–7. doi:10.1098/rsbl.2003.0054.
- S. Pinkster. . Crustaceana. 1970, 18 (2): 177–186.
- R. Vonk & F. R. Schram. . Contributions to Zoology. 2003, 72 (1): 39–72.
- J. K. Lowry & R. T. Springthorpe. . Amphipoda: Families. Australian Museum.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1).
- Joel W. Martin & George E. Davis. (PDF).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 2001: 132.
- E. L. Bousfield & G. O. Poinar, Jr. . Historical Biology. 1994, 7 (2): 105–14. doi:10.1080/10292389409380448.
- G. R. Harbison, D. C. Biggs & L. P. Madin. . Deep-Sea Research. 1977, 24: 465–88. doi:10.1016/0146-6291(77)90484-2.
- M. A. Minor & A. W. Robertson. . Guide to New Zealand Soil Invertebrates. Massey University. 2010-03-05 [2010-04-07].
- Horton H. Hobbs, III. . John Gunn (编). (PDF). Routledge. 2003: 254–7. ISBN 978-1-57958-399-6.
- Tim Goater. . Interactive Parasitology. 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 1996-05-04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