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 (緬甸)

緬甸語MLCTSNat发音:[naʔ]),或稱緬甸神靈精灵魔神祖灵龍神[1]緬甸民間宗教的神靈。納的種類繁多,有官方的37尊主要神靈,有民間村莊、家宅、個人的守護神靈,也有大自然中高山、樹林的守護神靈。[1][2][3]

类别

家宅懸掛的椰子

納可以分為37尊官方神靈與其他神靈(如樹靈、水靈),官方神靈大多是遭遇暴力死亡(,Sein The,字面意為「綠色死亡」)的人類,因此也被稱為納森(,Nat Sein,字面意為「綠色神靈」)。緬甸佛教信仰中的納分為低階神靈(,Auk Nat)與居住在六重天的高階神靈(,Ahtet Nat提婆[4]納信仰在緬族緬甸少數民族中一樣普遍,農村地區比在都市地區更常見。[5]

每個緬甸村莊都有其守護神靈,稱納信(,Nat Sin)或伊瓦桑納(,Ywa Saung Nat)。家宅的東南角則常懸掛一顆薰香、包裹崗包椰子,作為奉獻給大山神摩訶祇利的供品,這也稱為恩敦(,Ein Dwin)或恩桑(,Ein Saung),即家宅守護神靈。個人的守護神靈稱為哥桑納(,Ko Saung Nat),另外還有從父母處傳承來的神靈稱米盛帕盛(,Mi Hsaing Hpa Hsaing,字面意為「母側父側」)。[2]

納信仰與佛教

敏貢神靈節中的靈媒

佛教是緬甸的主流信仰,[6]對於緬甸佛教與納信仰的關係,有些學者認為兩者毫無關聯,也有學者認為兩者早已融合為一個宗教。一些緬甸人覺得納信仰只是迷信,貶低它在社會中的地位。阿奴律陀設立官方37尊神靈的說法則被解讀為東吁帝國統一緬甸後全境緬化與緬族優越主義的體現。[5]納信仰在佛教傳入緬甸之前就已廣泛存在,後與傳入的佛教融合並存。[1]

納信仰與環保

波巴山與左側的湯恩格拉德(Taung Kalat)

緬甸傳統民間信仰認為樹林的守護神靈稱為杜桑納(,Taw Saung Nat),高山的守護神靈稱為當桑納(,Taung Saung Nat)。這種民間信仰在某種程度上防止了人們對環境的破壞。緬甸人認為濫伐森林會激怒名為約克索()的樹靈,伐樹人會受到樹靈的懲罰。[3]

神靈節

阿摩羅補羅神靈節中供奉給彌憍苴的烈酒

緬甸納信仰最重要的地點在蒲甘附近的波巴山,波巴山是一座有許多寺廟與遺跡的死火山,每年的神靈節(,Nat Pwè)在緬曆九月(約公曆十二月)的月圓日舉行,祭祀官方37尊神靈。[7][8]曼德勒北部的唐邦(Taungbyone)神靈節則在緬曆五月(約公曆八月)的十一日至月圓日舉行,祭祀瑞冰祇瑞冰尼兄弟。[9]一週後在阿摩羅補羅的亞達納古(Yadanagu)神靈節則祭祀瑞冰祇與瑞冰祇兄弟的母親波巴梅杜[2]

納加杜(,Nat Kadaw)是納的靈媒,負責在神靈節時跳舞、扶乩。納加杜傳統上是由女性擔任,母女世襲相傳。神靈節中的音樂通常伴以緬甸圍鼓,參與盛會的人們醉飲棕櫚酒,隨著圍鼓狂野的節奏狂歡熱舞。[8]

神靈列表

波巴山波巴梅杜與其子瑞冰祇瑞冰尼的神龕

一般認為阿奴律陀在禁止納信仰失敗後設計了官方的37尊神靈組合,他成功將帝釋天達賈敏之名取代摩訶祇利作為神靈之首,並在瑞喜宮佛塔將眾神靈描繪成佛陀的信眾。[1][8][10][11]37尊神靈中有七尊是阿奴律陀時期的人物。[10]官方神靈中大部分是緬甸歷史上的緬族王室人物,也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物如泰族雲布因撣族芒波杜[12]

官方神靈

  1. 德賈敏()
  2. 摩訶祇利()
  3. 恩姆杜基()
  4. 瑞娜拜()
  5. 東班拉()
  6. 東吁明恭()
  7. 敏德亞()
  8. 丹杜甘()
  9. 瑞那羅都()
  10. 翁斯伐摩夷()
  11. 迦悉信()
  12. 翁民梨辛標信()
  13. 當姆基()
  14. 芒敏欣()
  15. 欣杜()
  16. 良欽()
  17. 德彬瑞蒂()
  18. 敏耶昂丁()
  19. 瑞西丁()
  20. 梅杜瑞茲加()
  21. 芒波杜()
  22. 雲布因()
  23. 芒敏彪()
  24. 曼德勒波杜()
  25. 瑞冰祇(‌)
  26. 瑞冰尼()
  27. 敏達芒欣()
  28. 帝驃僧()
  29. 帝驃僧梅杜()
  30. 信蜜恆()
  31. 敏悉都()
  32. 彌憍苴()
  33. 苗派欣姆()
  34. 阿諾彌婆耶()
  35. 欣貢()
  36. 欣瓜()
  37. 欣內米()

其他神靈

  • 波巴梅杜()
  • 吳欣基()
  • 勃固梅杜()
  • 阿邁亞伊因()
  • 阿邁堅()
  • 波波基()
  • 班圖瓦()
  • 嘛南維()
  • 約克索()
  • 阿加德索()
  • 布姆索()
  • 姆派娃()
  • 姆威當()

參見

參考文獻

  1. 戈·埃·哈威著; 姚梓良譯. .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3年: 43, 62, 77, 144.
  2. Spiro, Melford.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6: 114. ISBN 978-1-4128-1901-5.
  3. Dr Sein Tu. . Perspective (January 1999). [2008-09-13].
  4. Braun, Kelly. . Axis Mundi, University of Alberta. January 15, 2001 [200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8).
  5. Brac de la Perriere, Benedicte. (PDF). dhammaweb.net. [2008-09-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04).
  6. . [201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6).
  7. . MRTV3. [200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5).
  8. Maung Htin Aung. . The Atlantic Monthly. February 1958 [200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6).
  9. Shwe Mann Maung. . Perspective (August 1997). [200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7-17).
  10. DeCaroli, Rober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4 [2008-09-13]. ISBN 978-0-19-516838-9.
  11. Temple, Richard Carnac. . London: W. Griggs. 1906: 2–3.
  12. Hla Thamein. . Yangonow. [200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