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巴文

絨巴文英語:)是絨巴人使用的元音附标文字。和其他元音附標文字不同,該文字的音节最后辅音字母写为变音符号。

雷布查文
类型元音附标文字
语言雷布查语
使用时期c. 1700 到 現在
母书写系统
原始西奈字母
子书写系统林布文
姊妹书写系统八思巴字
ISO 15924Lepc、335
书写方向从左到右
Unicode范围U+1C00–U+1C4F
[a]布拉米語的閃族起源並不是普遍認同的。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

历史

絨巴文来自藏文,也可能有一些缅文的影响。 傳統上認為,該文字始於18世紀早期的錫金王國,由查多南嘉锡金语ཕྱག་དོར་རྣམ་རྒྱལ་威利phyag dor rnam rgyalTHLChakdor Namgyal)推行。也有說法稱該文字由学者Thikúng Men Salóng在17世纪創制。由於曾受到中文的影響,早期絨巴文是一種直書文字。絨巴文雖然後來轉變成橫排文字,但是字母的方向並沒有發生變動,跟藏文字母類比的話旋轉了90°。 这导致了詞尾辅音必須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書寫。

類型學

在絨巴文辅音在原来的方向(称为Lazóng).
絨巴文字母清单在Unicode

絨巴文现在是水平書寫,但是書寫方向的變化導致八個詞尾輔音從類似於藏文字母的合字變形成了變音符號

婆羅米系文字的主要特點之一是短元音/a/不寫出來。其他的元音字母則以變音符號的形式出現。而長元音,會標在字母之前,就像其他的後子音變音號,以及任何後辅音变音符号和融合/-o/和/-u/. (当融合作/-ō/,然而,它在寫在最后辅音之下。) 前元音没有单独的字母,但编写有元音变音符号上和形 零-辅音字母.

有"postposed变音符号"給/-y-/和/-r-/使用,这可能是合并 (krya). 为侧/l-/,然而,有七个专门的合字。 也就是说,有一个特别字母用/kla/不类似于字母用/ka/. (只有/gla/写一个简单的变音符号中。)

最后的字母/-ŋ/,是一种例外,这些模式。 第一,不同于其他最後字母,最後/-ŋ/写至左边的初的辅音,而不是在顶部,甚至在前置元音。 这/kiŋ/被写入"ngki的"。 第二,没有固有的元音之前/-ŋ/;甚至短暂/-a-/必须写入,用变音符号的独特这一情况。 (它看来是变音符号为长/-就/旋转180°辅音字母。) 这/kaŋ/被写入"ngka",而不是"ngk"为预计将从一般模式。

Unicode

絨巴文加入 Unicode 标准,2008年释放的版本5.1。

Unicode块查U+1C00–U+1C4F:

絨巴文
Lepcha
[1][2]
Unicode.org chart (PDF)
 0123456789ABCDEF
U+1C0x
U+1C1x
U+1C2x
U+1C3x ᰿
U+1C4x
註釋
1.^ 依據Unicode 11.0
2.^ 灰色區域為未被分配的碼點

参考文献

  • Leonard van der Kuijp: "西藏的文字和衍生物", 丹尼尔斯和布萊特: "世界上的书写系统", 1996年。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