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购统销

统购统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实行的一项控制粮食棉花农产品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从1953年开始,政府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政策,简称统购统销。有观点认为在这种政策下,中国农村农民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被政府剥削,最终“一贫如洗”[1]

用來換棉線的線票

背景

建国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工业对粮食的需求逐渐扩大,农民自身的消费量也不断提高,加上粮商在粮食自由市场的投机活动,1953年中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1953年6月,国库粮食赤字高达40亿斤,为了解决城镇人口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难题,政务院经过反复研究,拿出了统购统销政策方案。

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1953年10月10日,陈云在全国粮食会议上发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讲话,提出统购统销政策的思想;
  •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 1953年11月23日政务院发布了《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2月初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区除西藏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 1954年9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统购统销的范围逐渐扩大;
  • 1985年改行粮棉合同订购制度,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结束。

基本内容

  1. 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简称统购),统购价格和统购粮种由国家统一规定;
  2. 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政策(简称统销);
  3. 粮食市场由国家严格控制,严格管制私商的自由经营;
  4. 调整中央统领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关系。

影响

积极影响:
  1. 统购统销大大消除了市场的投机行为,稳定了粮食价格,缓解粮食危机,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2. 统购统销政策实现了在资源短缺情况下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确保了中国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3.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使得粮、油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的产品处于国家的管控之下,将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范畴,成为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消极影响:
  • 在国家统一价格的“统购统销”政策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垄断的经营管理体制,忽略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得价值规律无法在价格调节和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粮食产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化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 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 高狄、徐志坚、翟泰丰、王充闾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著作大辞典(中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 庐陵:《1953年中国的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起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3年第4期。
  • 张学兵:《1953-1958年统购统销几个问题考议》,《长白学刊》2006年第4期。

注释

  1. 责任编辑:黄家杨. . 腾讯网——腾讯网历史频道. [2015-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简体中文).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